返回第278章 草原自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房子不大,在满天星辉的照耀下,也只能看见大致轮廓,但却给依仁台等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大漠穿行这么多天,目之所及皆是黄沙形成的各种沙丘,有新月形、线状、蜂窝状等等,都是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真没见过人工痕迹。
    正当大家远离文明社会时间太长 ,就快成为野人时,大漠中间这栋房子的出现,瞬时让所有人心里温暖起来。
    “有人!”依仁台心下狂喜,自觉告诉他:主子就在那里。
    众人紧张而又小心地往房子摸去,待走得近些才发现,这是座最简易不过的木房子,估计难以遮风挡雨,好在这里是大漠,轻易不下雨。
    他们隐约听到房内传来大梵隐语无量之音,虽然不知道房子的主人,念的是什么经,可任谁听了,都觉得有超脱凡俗之感。
    依仁台看了看左右旁人,见他们都很紧张,这才定了定神,提高音量问道:“是陛下吗?”
    念经的声音顿时停顿,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房主不是别人,正是依仁台日思夜思的主子。
    “参见陛下!”胡商们很快反应过来,这房主气度非凡,定然就是北国的皇帝无疑了。
    杜力夫一眼就看到依仁台和其身后的阿巴千户,神色颇有些吃惊,“你们是怎么找来的?”
    当然严格地说,他们一行人不是找到此处,而是瞎猫碰死耗子,全靠运气才侥幸走到这里。
    依仁台激动地手足无措,“陛下你受苦了……”
    杜力夫也没摆皇帝架子,很平和地请他们入屋小坐,胡商们拘谨地佝偻着身子进入房中,意料之中,没有椅子,大伙很自觉地盘腿,席地而坐。
    依仁台便将叛乱分子镇压及请胡商寻找他一事细细说了。
    “那几名万户一向势大,怎么这么快就被镇压了?”杜力夫眼神深深地看着依仁台,他不怀疑依仁台的忠心,只是一段时间不见,也不知道依仁台心里又打什么主意。
    依仁台被看得垂下头,最后他抬头对几位胡商们说道:“骆驼还没喂水呢。”
    胡商们人精似的,立刻识趣地起身,“对哟,差点忘记了,陛下请准许我等先行告退。”
    杜力夫挥了挥手,胡商们立刻松了口气,急急走出屋外,找到已经吃饱喝足正在睡觉的骆驼,就地和衣而卧。
    唉~当胡商不容易啊,见过、听过的事情太多了,偏偏国家羸弱,没有强硬的后台,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杀人灭口。
    屋内,依仁台老老实实将借用楚国火力一事细细说了,原本他认为杜力夫听完会很生气,却没想主子一脸平静。
    他不放心地试探着问道:“陛下?”
    “罢了,”杜力夫想起初见章小林时,她坐在石上磕麻鞋一幕,如果当初把她杀了,北国会不会已经占领了楚国?
    但他随即一想,占领了又如何呢,北国人总不可能去楚国放牧吧,最后不是还得入乡随俗,以种地务农为生,而楚国罪人只能发配到北国苦寒之地。
    如此一来,百年后,原北国人变成懒散的楚人,而原楚国人最终又会成为北国人,到时候又是相同的选择,果然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他们怎么说的?”杜力夫现在只想知道,北国人以后会不会过上好日子?
    依仁台沉声道:“主子要想开点,北国最终会被楚国拿下,但草原仍由咱们北国人自治,只是两国共为一家,遵守大楚律。”
    杜力夫想想,这也不错,至少商业互通,可以极大改善北国百姓的生活。
    不过想要长久地发展,还有很多利益需要自己去争取,比如政治权力,是否允许北国人通过科举进入朝廷,这才是最重要的。
    “明天收拾好后,便回国吧。”
    次日,依仁台将羊群杀了,反正这些羊到了冬天也会因严寒冻饿而死,索性杀了当返程的干粮,就连羊皮也被改制成水袋。
    处理完羊群后,依仁台看着那个小屋子,便想点火烧掉,毕竟是主子曾住过的房子,旁人岂有福气住下。
    但杜力夫却拦住他道:“在此地建一座房子不容易,还是留给下一个有缘人吧。”
    旁边的胡商们立时松了口气,他们还打算往房子里添些火石、碗盆之类,逐步打造成漠北商路上最重要的补给站。
    待一切收拾好后,众人这才骑上骆驼,返程回草原。
    而留在雁城的章小林和龙大当家也没白等,杜力夫顺利返回北国后,第一件事就是递交议和的国书,而且他本人就是代表,愿亲自到京城和谈。
    此消息传回京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北国一向武力雄厚。
    而且就算楚国有火器,他们也可以暂时逃往别国,草原那么大,楚国人还真不一定守得住,完全可以伺机再夺回嘛,咋能这么快认输?
    朝廷有些老臣被议和的名头给吓坏了,每次议和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都议出心理阴影了,便急急上奏道:“北国狼子野心,可不要轻易上当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太后却轻笑出声,她早收到章小林有关于北国治理的一些方针、建议,心下已有决断,便安抚老臣,“今时不同以往,这次议和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更何况北国诚意满满,杜力夫都敢亲来,他们又怕什么呢。
    既然太后都发话了,那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启动,于是礼部尚书出班问道:“不知命何人出任议和正使?各部也好配合。”
    “可命安国公主任议和正使。”
    群臣哔然,虽然本朝女子可以上街做买卖、也有一定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