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王道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太后有些好奇,按理入学先读四书五经之类,这明显不是一般教学内容,遂问道:“山长还教了什么?”
    “也没定规,多是学些历史故事,山长讲得很有趣,还让我自己想对策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小皇帝年幼,山长考虑若是学些艰深的经书,反倒消磨了他的学习兴趣,索性便教些历史故事。
    同时引导小皇帝以不同视角,看待历史 ,而前朝武将造反乱国,便也作为其中一课,细细讲解过,并针对性对提出解决办法。
    “此人可为太师矣!”老臣们齐声道。
    刘太后赞许地点头,“圣人教人,各因其材,果然如是!”
    小皇帝高兴极了,“母后,可是要召山长进京?”
    “山长乃是当世大儒,需得派人去请方显尊重。”
    小皇帝顿时笑得咧开嘴,不是说这些老臣不好,但他们思维僵化,只知道照本宣科,讲得还不如村里的谢夫子有趣。
    他迫切地希望山长尽快抵京,同时也想带着小石头、大牛几人一块儿读书,也许哪天他们都能考状元呢。
    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众大臣很快通过了一系列军事改革计划,原本的军队是无业游民、作奸犯科之人的大食堂。
    但在不远的未来,没有上好的身体素质,及对楚国的赤胆忠心,想进入军队立功封侯,将非易事。
    此次小皇帝复辟成功,人人皆有封赏,辛将军等人依据功劳大小,封公、封侯的也有不少,就连章小林也被封为公主,可随时出入禁宫。
    大伙对此也没有异议,毕竟她与公、与私都立下大功,且女人所封的爵位不多,除了夫人,便是公主,章小林被尊为安国公主,也在意料之中。
    但让众人惊掉下巴的是,龙大当家竟被封为王爷,会不会有点太过了?
    对此,礼部尚书倒是解释得很明白,“龙姓本为国姓,我们查过玉碟,王爷乃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玉碟便是皇族族谱,由于皇族生活条件比普通百姓好太多,且妻妾众多,自然存活下来的后代也多。
    平常人的族谱多是三十年一修,但皇族族谱却是十年一修,而且不论男女,身份俱都高贵,都得记入族谱,自太祖立国至今以来,玉碟上记录的名字少说也有十万之数,摞起来又厚又重。
    玉碟分帝系、支系,龙大当家便是这十万人皇族子弟中的一员,只是离帝系太远,也没有爵位,混得和普通人差不多。
    “论理,我该称你为皇叔呢。”小皇帝笑眯眯道。
    众人看龙大当家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山贼和王爷,原本毫无关系的两种身份,竟然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合二为一。
    章小林羡慕了,王爷的身份多好呀,位高钱多事还少,只要不谋反,安安分分分地就能过上米虫一般的生活。
    她暗暗扯了扯龙大当家的袖子,“那你山寨里的兄弟怎么办?”总不能放任他们继续拦路抢劫吧。
    而且那些人自由惯了,有龙大当家压着暂时无事,倘若散学不归,鬼知道他们会借着王爷的名头,在外面做啥坏事。
    “无妨,他们若是想谋个小吏出身也可,或是便在府中任亲兵也行,终归兄弟一场,实在不舍得分开。”
    而且跟着龙大当家的这批人,也到了差不多该娶妻生子的年纪,总归得有个正经出身才好找媳妇。
    其后一段时间,高贼一党被铲除干净,京城取消宵禁,百姓们的生活终于恢复如常。
    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是如何彻底解决北国边患。
    有说要打的,有说要和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也能暂时缓解两国矛盾。
    裴将军主动道:“北国百姓都是草原狼,一旦任其发展壮大,必会伺机南下攻我大楚,绝不能谈和。”
    “大哥可有良策?”刘太后出声询问。
    “有,减丁!坚壁清野!”
    随后裴将军细细向众人讲述具体方针,总体来说,此计太过有伤天和。
    乃是通过有规律地杀死草原上的男丁,将北国百姓的人口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打仗打得就是人口,没有足够的壮丁,北国想要南下也是有心无力。
    至于坚壁清野就更绝了,他对众人解释道:“若是在两国边境处,定期烧荒,人为弄出一块无人、无草地带,北军的战马无草可食,也无力再战。”
    当然若是能配合在水源处下毒,那这条计策就更完美了,此计让大伙倒吸一口凉气,好计是好计,总感觉哪里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小林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计是好计,但只能暂时用用,长期来说,非但无益,反而加深两国仇恨,得不偿失!”
    仇恨是一粒罪恶的种子,一旦在北国百姓心中扎了根,届时就是不死不休之局,目光需放长远点看,楚国没必要给自己挖这么大的坑。
    辛将军皱眉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
    “当然是先打!”章小林笑笑道:“打完再说!”
    事实上,章小林的方法灵活度极高,北国百姓也是人,是人就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打是要打,打完还得给点甜枣吃。
    如此收服一批北国百姓后,再将他们送到江南各地,让其接受楚国文化、礼仪的熏陶,同时,也迁一些楚国人过去,完全地实现民族大融合。
    有大臣反应过来,“不对啊,咱们楚国人迁过去,不还是变成北国人了吗?照样得放牧为生,遇到雪灾,没吃没喝,不还得回内地抢劫?”
    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