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写的话,不自觉的就会对准升级流程以及杀穿的那些boss。
但他们的核心却是情感。
崩坏3的剧情中用最多笔墨描述的不是律者有多强,不是战斗力有多厉害,打架多酷,最多的反而是关于感情之间的描写,描述人物的心理以及情绪的变动。
初期的草履虫、天穹游侠、薪炎到最后成为超人的琪亚娜。
在这一个角色上用的笔墨已经够写一部长篇小说了,有关爱莉希雅的文字加起来更是有70万字之多。
所以咱开始的时候才会不自觉的偏移到人物的心理,虽然结果就是这本书不说声明狼藉也是骂声一片了。
本来感觉这种文讨论剧情的应该会多些,在评论区里写一点悔恨的短文,或者拯救一切的好结局。
咱的问题。
前面几张甚至有人抱怨过咱的省略号,虽然一个省略号就两个字,这个也可以算咱的问题,就是为了观感考虑,希望让没什么关系的两件事隔得稍微远一点。
但这五十多章真的有那么多能删掉并且不影响剧情,不影响代入感和感情的吗?
从最开始与爱莉希雅的相遇,在丛林中捡到少女,从一开始的热情到有些被无视的生活,逐渐变得单调失落,甚至连生日已转变为了更接近于交流会的东西。
在路上与维尔薇如同轻小说一般的相遇,后来在宴会上无人问津的时候,作为一位亲手送上礼物的人,在多年的时间中决心带江城脱离被无视的时光。
即便明知面前是悬崖,即便那自卑的性格不可能给予一丝一毫胜利的可能。
维尔薇也终究还是这么做了。
其中的矛盾就是15~19。
因为这一份光明太过于炽热,反而使得从未见识过光亮的少女逃避,害怕这不过是太阳底下的泡沫而已。
直到展露出了共同的创伤,将那份不可亵渎的光芒驱散了些。名为最遥远的憧憬的距离才终于消散,让维尔维得以在那光辉中看见同样普通的江城。
美好的生活,逐步占据的地位,一切都那么美好,仿佛这一刻就是永恒。
即便内心中仍然有着犹豫、不安全感。
已经走到终点的人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也正因如此,在悲剧诞生的那一刻才会让人感觉悔恨终生。
前面的相处也相遇既是剧情的重要节点,也是下一个节点的石子,更是为剧情的高潮所积压的火药,等待那只属于他们的火光绽放之时。
里面少女的描写,咱都是当做一个真实的个体,而非是纯粹的模板,不是几句用原著改的台词来凸显自己人设,然后就会光速舔跪主角的冰冷工具。
维尔薇的犹豫费了很大的功夫,那些没意义的心理描写反而占据了更多的精力。
剧情自认为每一个节点也都较为严谨。
正是因为爱莉希雅被迫做出了选择,交际圈更大了一些,交际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划,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旅行,所以维尔薇这位顶级天才才会提前被发觉。
所以江城才能和这位社恐相遇。
也正是因为江城的被无视,才会让这位有些自闭的少女接近并赠予礼物,因为同样感同身受被无视的悲伤,而不是自顾自的逃避这有些炙热的太阳。
江城正是因为被体谅了,所以才会想着体谅维尔薇,帮助少女一这位唯一在乎过自己感受的那个人。
也正是同样都因为不被在乎,不被关注,才会想着和自己感同身受的人,可以愿意与自己聊天的人一起交流,帮助对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所以少年表现得很温和,也正是这份温和与感同身受的宽容,才使得这位自称为有点才能的愚人,恐惧孤单自卑的少女会为少年踏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爱的答案,是希望被看到。正是这共同的创伤,让我们看到彼此。
如果说爱莉希雅是抓不住,握不住的风,那么维尔薇就是真实出现在身边,能触摸到,能从缺点里感受到真实——当你抬起头,希望抓住风的时候,或许同样有人正在抬起手,试图抓住你那摇摆的衣袖。
正是因为这一份真实,这一份会让人忍不住依靠将感情寄托的真实,才会让失去的时候变得刻骨铭心。
因为风永远是抓不到的,就算要感情寄托,你也找不到可以寄托的物体,只能去远远的看着,铭记。
将少女吹过湖水泛起的涟漪,卷过树叶发起的沙沙声,拂过大地随风摇曳的小草,吹来只属于远处花的芬芳记在心中。
飞花与山雀,遥远的美好,摇曳迷离的星月。
就像是坐在树下,微风悄来,掠过矮草散入树丛,轻弱的沙沙声经过耳边汇入山坡下的小镇,温煦的春日唤醒了涔树上白紫色花的活力,吵闹成一团。
一种无需用语言表达,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传出的幸福。
有些遥远,有些迷离。
能感受到风,但风不属于你,也不会停留在这里,至少对于少年而言,那夜晚的圆月属于每一个人。
抽象是很浪漫的事情,但是浪漫是三点水,一直泡在里面会腻死的,普通人真的没法像那些天才,总是情感飘逸,才华横溢的人一样,总是要去接近真实的。
维尔薇就是真实。
柔软的触感,贴近的温度,近在咫尺的呼吸。
当夜晚降临,躺在草坪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沉醉于那皎洁圆月的美丽,近在咫尺的无暇,远在天边的圣洁,伸出掌心,总有一颗以为这月亮只属于自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