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万民书的力量  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这样,仅仅过去了短短的两三天时间,来自晋阳府四面八方的百姓们闻风而动,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地在万民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以至于到了后来,这长长的布匹竟然都有些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签名了。
    此情此景令江叙白感慨万千,他索性亲自执起画笔,将眼前这般热闹非凡的盛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下来。
    完成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卷起这幅珍贵的画卷,交由顾采薇和顾彩莲二人先行携带返回安都。
    因为,他打算将这幅画卷当作一份特别的贺礼,献给即将迎来万寿节的永顺帝。
    一来,以表臣民们对圣上的敬意与祝福。
    二来,他也听说了在安都内盛行的流言,正好将这幅画卷带回去安一安永顺帝的心。
    三来,有了万民书这颗萝卜吊着,永顺帝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时给安织桐找不痛快。
    万民书自然是要由他在回程之时亲自带回京城去的,只因这东西着实至关重要。
    遥想历史长河之中,万民书虽然并不罕见,但像这般众多百姓真心实意地感激一位帝王的情形却堪称凤毛麟角。
    当杨严目睹这份万民书后,心中对江叙白的钦佩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这人的心计之深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回想这一路行来,杨严愈发觉得江叙白这位驸马绝非等闲之辈。
    且看那一系列的赈灾举措,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谋划,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谁又能料到呢?当初江叙白带兵前来本是为了防范百姓滋事生乱,可最终竟然演变成了带领众人挖井取水、开垦荒地播种庄稼以及驱赶家禽等民生之事。
    更为难得的是,当地的百姓们对于江叙白皆是赞不绝口,交相传颂其善举。
    若是换成其他寻常人,恐怕早已被这众星捧月般的赞誉冲昏头脑,欣喜若狂得不知所以然了。
    但江叙白却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反倒依然能够心系陛下,不忘将这万民书呈递上去。
    此等心智,当真世间罕有啊!
    杨严甚至已经可以预见,待到他们返回安都城之际,想必陛下定会亲自前往城门口盛情迎接。
    而那时的江叙白,无疑将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只是可惜呀,如今这驸马一职倒反而成了束缚他更进一步飞黄腾达的枷锁!
    现在他终于领悟到他爹说的那句:‘驸马此人绝非等闲之辈!’的真正意义了。
    其实杨严还算漏了一点,就是江叙白想早点回安都的心,本来赈灾这事就是一个长久的活,永顺帝不发话,他就还得一直在晋阳。
    但现在晋阳局势已经稳定,谁来接手都一样。
    他心中又记挂安织桐,恨不得早点回去,却不能直接跟永顺帝提出来。
    但现在有了万民书就不一样了,万寿节马上就来了,永顺帝想要让万寿节添彩,那万民书无疑就是最好的彩头!
    这样一来他便能在万寿节之前赶回安都,陪在安织桐的身边。
    江叙白算无遗策!就在安织桐手持那张长达一丈有余的画卷,在永顺帝跟前缓缓展开之时,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首先映入永顺帝眼帘的,是那如同长龙一般的长长布匹。
    由于画卷篇幅所限,永顺帝起初仅仅能够望见位于最前端的“万民书”三个大字,然而仅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已足以令他心弦微动。
    紧接着,画面逐渐清晰起来,只见众多百姓井然有序地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队。
    有的百姓手握毛笔,正全神贯注地在纸上挥毫泼墨;有的则蹲在地上,反复练习着将要写下的名字,每个人的神情都是那般庄重而认真。
    显然,他们都在排队等待着在这份万民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以表达内心深处对于皇帝陛下的感激之情。
    而那些已经完成签名的百姓们,则自发地在外面整齐地排成一列。他们面朝安都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跪地磕头,并虔诚地作揖行礼。
    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不得不说,江叙白的画技堪称出神入化,他不仅把晋阳城外的百姓们刻画得栩栩如生,更是将大家签署万民书时的场景描绘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永顺帝凝视着这幅画卷,目光一寸寸扫过每一个细节之处。渐渐地,他的眼眶竟不由自主地微微湿润起来。
    此时此刻,他仿佛真的置身于晋阳城中,与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们面对面交流。
    尽管这些百姓们身着破旧不堪的衣衫,但从他们脸上洋溢出的那种纯真质朴的笑容以及发自肺腑的感谢之意,却深深地触动了永顺帝的心弦。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安织桐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朝着永顺帝施了一礼,然后柔声说道:
    “父皇,儿臣这里有一事需要禀报。逸文来信告知儿臣,说是他目前正在晋阳全力开展赈灾工作,由于事务繁忙,难以抽身赶回京城来亲自参加您的寿诞庆典。
    但是呢,他心中一直挂念着父皇您的生辰大喜,于是特意托儿臣将这幅精心绘制的万民图呈献给父皇您,以此作为他送给父皇您的一份特别寿礼。
    并且,逸文还让儿臣代为转达他对父皇您深深的歉意,请父皇原谅他借用了万民对于父皇您的感激之情才得以完成此幅画作。”
    听到此处,永顺帝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声音爽朗而洪亮:“哈哈哈!朕能够获得晋阳万民如此热烈的拥戴和拥护,这可真是多亏了逸文啊!
    他此次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