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样子货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只能靠量取胜。”章小林说完,众将顿时明白为何那些炸药做得那么大,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需小心应对,就怕敌人再出阴招。
    辛将军不愧有多年带兵经验,见敌军在明知无法摧毁城墙的情况下,仍未停止发射轰天雷,顿觉有些奇怪。
    他招来一位偏将道:“着人去城墙四周看看,是不是进耗子了。”
    “得令!”偏将转身挑了一队士兵快速离去。
    章小林好奇问龙大当家,“进耗子是什么意思?”
    “耗子会打洞,”龙大当家毕竟行伍出身,立马解释,“将军担心有人在城墙底下挖洞,挖得大了城墙容易塌陷,若是小了,敌人恐会钻进城中肆意破坏……”
    “哦,明白了!”
    兵者,果然诡道也,既然在正面战场上,没占到便宜,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使阴谋诡计混进城中。
    果不其然,不过片刻,偏将骑马飞奔而来,“西北角楼确实有耗子,请将军示下!”
    楚国地形复杂,众将大多擅长依托城池打防守战,辛将军也不例外,在城防建设之时,他就料到敌军从地面强攻不下之时,可能会从地底攻入。
    故而,他已在各处摆放了监听地底动静的大瓮,幸好,辛将军警觉,否则敌军挖洞后,将支撑木架烧毁,城墙必会因自重原因而塌陷。
    辛将军自有对敌之策,他吩咐偏将,“从地洞上方鼓风灌烟即可。”这也是草原百姓抓獭鼠的方法,辛将军也算师夷技长以制夷了。
    在无数火药的攻击下,汾城城墙始终没有炸出任何缺口,正当依仁台疑惑之时,却见不远处的汾城在阳光反射下,像镀了层金光,闪闪发亮。
    错愕不已的依仁台又接到前方斥候回报:挖洞奇袭汾城的士兵已全部战死。
    今天对依仁台来说,八成不是什么好日子,特别的邪门,可如此劳师动众,总不能无功而返,他冷冷地下令,“攻城车出发!”
    北军擅长在平原地区发动骑兵冲锋战术,但偏偏楚国将领最喜龟缩在高高的城墙内,这让北军很恼火。
    正所谓以子之矛攻之之盾,楚国人能建高墙,自然也能制造出攻城的利器,于是北国人每占领一地,便搜罗各式手工艺人,专门打造攻城器械。
    而攻城车便是他们继改进投石机后又一力作,攻城车前方配有坚硬的攻城槌,依靠摆动的惯性和动能,撞开城门,全车外蒙铁皮,防火又防炸,正是攻城利器。
    可惜这玩意体积笨重,移动缓慢,最怕偷袭,辛将军唤来全副武装的投掷好手,用筐送到城下,他们远远地便将手雷,顺着攻城槌周围空隙扔了进去。
    虽然攻城车外部防护得很严实,但里面的敌军却是血肉之躯,在狭小的空间内,被手雷炸得体无完肤。
    没有人类操作的攻城车只是一个死物,根本毫无威胁。
    依仁台命骑兵射杀全副武装的楚兵,辛将军则下令城墙士兵拉开床弩,弩箭比普通弓箭的射程更远,而且这些弩箭附带可爱的小玩意。
    即便射不中骑兵,特制手雷中的铁钉在爆炸之时,自带攻击属性,只要在其附近的敌军都免不了遭殃。
    依仁台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兵又坐着筐子回城,他恼怒至极,问亲兵,“轰天雷呢?继续砸!”
    可前方传来的话,让他心里拔凉拔凉的,“轰天雷已经用完!无力继续攻城!”
    北国的轰天雷质量感人,全靠着数量增加攻击效果,只是硝石产量有限,就刚刚那一阵子狂轰滥炸,火药消耗得飞快。
    “唉~”依仁台愁得头发全白了,汾城城墙固若金汤,敌方有床弩、还有无数手雷、地雷,这仗打得好生绝望。
    为什么打雁城和台城都轻松又愉快,偏偏一座普普通通的汾城,就久攻不下呢。
    对了,全怪那新式火器,可为什么同是硝石、硫磺等物配出来的火药,攻击效果就是不一样呢,难道少了 一种特殊配料?
    可惜如此大半天的强攻之下,北军仍无寸功,眼看着士兵们冻得须发皆白,依仁台只得再一次退兵。
    这次攻城不利,他干脆亲到雁城面见莫日根请罪,可话没说上两句,依仁台作为一个大老爷们瘫坐地上,哭得好不凄惨。
    依仁台委屈啊,好歹也算是一员猛将,他不怕吃苦、不怕累,哪怕就是从寸草不生的荒原,翻过莫尼山脉都没有如今憋屈。
    “攻京城易,取汾城难如登天啊!”
    莫日根安慰他道:“奇袭京城得手,一来是莫尼山脉无人防守,二来也借了洪水之威,想要再攻京城,已无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今北军想要继续南下,要么强攻金锁关,要么占领汾城,其他地方都是穷山恶水之地,无法大规模行军。
    依仁台胡乱擦了眼泪,继续哭诉,“这段时间,我派的斥候、奇袭小队都没了消息,想是凶多吉少,大军又不得寸进,这可怎生是好?”
    一旁的杜力夫冷冷道:“何须作小女儿姿态,倒不如议和为上?”
    “嗯?”莫日根和依仁台闻言呆愣片刻,随后异口同声道:“不可!”
    两国之间,向来都是楚国主动议和,北国议和还从未有过,莫日根好歹是武将出身,哪能丢这脸。
    杜力夫却笑道:“我在楚国久矣,如今楚国文风昌盛,以文弱为美,官场上下全无骨气,不如我们主动议和,在战场上拿不到的,就在谈判桌上拿。”
    大家立时就明白了,依仁台一骨碌爬起来,“王爷这招以退为进之计,高啊!”
    如今大楚朝堂被他们策反得七七八八,不如索性让高太师出面,直接内部瓦解汾城。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