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李修离家  农家喜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赵三郎还有二娃决定明日返回书院,跟去年的计划一样,转至县城的青城书院念书。
    如今赵三郎已经考中秀才,明年乡试便可以考取举人,若是中了,那真是喜大普奔,赵家自此就可以更换门楣,变成书香门第,没中也能为后三年做个铺垫。
    赵三郎要试一下明年的春闱,到时去府州还比较方便些。
    按照大朝国的地区行政等级划分,县上面为城,城上为府州,乡试都是在州府的。
    喜宝自经历了这两场灾祸后,也变得成熟了很多,对事情的看法更是变得务实了起来,但是她没想到的是:李修也要走了。
    这件事情李伯也想了好几天,终于趁着一日,李修与喜宝在长生轩中磨药时,提了出来。
    他反复斟酌,才温和的叫李修至面前,仔细地打量着他。
    面前的少年褪去了以往的青涩,却还是翩翩佳公子的样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乡野中的皮猴子。
    他衣冠整齐,头发板板正正的梳成一个高马尾,额间的碎发挡不住清明又温和的双眼,与喜宝在一起时一身蓬勃的少年气。
    李伯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这样的决定是好还是坏。
    “祖父?怎么了?”
    李修见祖父不说话,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清亮的眸子里盛满了关切。
    喜宝原本在磨药粉,竖着小耳朵听这边的动静,闻言直恨自己的手不够快,“夯吃夯吃”把药碾子滚出残影,师父叫她必须磨完这一袋药材才能起身,眼见磨得差不多了,喜宝快速放下手中的活儿,跑了过来看她师父到底怎么回事儿。
    李伯有些欣慰的看着朝他“噔噔噔”跑过来的小不点儿,与喜宝多年的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早就把喜宝当做了自己的亲孙女。
    李修就更不用说了,他亲眼看着李修从畏缩害羞,不敢与人交际的样子,变成了现在大方开朗,彬彬有礼的少年,这一切都归结于喜宝与赵家的真心对待,李伯慈爱的看着这两个孩子,不管他有多么不想承认,他已经老了。
    喜宝有些担心的探探李伯的脑门,又给他把脉,然后皱着眉头说:“师父!都说了多少次了!不能熬夜看话本,你就是不听!”
    李伯一听,就有些心虚,他确实晚上熬夜来着......
    喜宝嘟噜着脸,不满的看着她师父。若是偶尔熬夜,然后补觉也没什么,可师父是通宵,不到鸡鸣不休息,昼伏夜出,有违阴阳之道,不利于养生。
    “还不是你给祖父买的话本,够他不眠不休看一年的了。”李修笑道。
    喜宝闻言一顿,就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是她给师父买的.....
    她低头,嘴里小声嘟囔:“那...那也不能这样看啊.....”
    饭好吃难道还非得撑破肚皮吗?
    李修原本就是玩笑之语,见喜宝有些自责的样子,连忙哄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我说错了,是祖父的错。”
    李伯:“......”
    喜宝这才抬起头来。
    自喜宝挣钱之后,隔三差五就买一些稀奇古怪的话本子给祖父解闷,他有时也会看几本,竟也十分上瘾,什么神魔志怪,才子佳人,穿越时空的话本,都应有尽有,祖父看的不亦乐乎,近乎废寝忘食。
    话本子可不便宜,喜宝每次都十几本十几本的淘换,可谓对祖父孝顺至极。
    “人生在世几十年,快活一年是一年,为师一把年纪了,又不用早起干活,每日睡到大天光,就算熬夜也不会有什么的,乖徒不要大惊小怪的,莫要叫你李叔知道。”
    知道了又得给他把书房锁起来。
    李伯被喜宝带跑偏了,回想起自己要说什么来,正色道:“先不说这个,今日叫你们前来是有要是要相商。”
    “如今修儿已经考上了秀才,以后要走仕途,乖徒的长生轩也有了门路。”
    “为师在想,你们二人要不要换一个地方,去进修一下学识?”
    “诶?”喜宝疑惑,“师父,我怎么进修呀?”书院里又不收女子,这她是清楚的。
    “京城有女子学堂,里面不仅仅教琴棋书画,还有四书五经,男子学的东西,女子也都可以学,只是价格高昂,不过以你现在的财力,应当不算什么问题。”
    虽然长生轩的香皂只卖了半年,但是就这仅仅半年的收入,足以叫喜宝进去了。
    喜宝有些心动,但摇了摇头道:“我跟着师父,也一样可以学呀。”
    李伯瞪眼:“为师年纪大了,叫为师消停点吧。”
    他嘴上这样说,其实心里甚美很是受用,还是他乖徒有眼光,只不过......喜宝应该走出这个小村子,走出广安县,到更大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才是,以乖徒的能力心性,必能有一番收获。
    见喜宝在认真思考此事,他又给李修道:
    “如今你已经过了院试,司马家那边来了书信,你外舅公问你愿不愿去司马家学堂念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祖父年纪大了,教导你已是力不从心,但你外舅公是当朝帝师,随意点拨,便是你的造化。”
    “帝师”对于大朝国的文人们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出于对君主制的崇拜,“帝师”这一职业带来的崇高含义相当于文人们的“文曲星”。
    李修有些不愿意去,他刚从李府里面脱离出来,现在又要进入一个大家族,与司马家的底蕴比起来,李家就像一只蝼蚁,可想而知,司马家的水会更深,暗潮涌动,甚至杀人于无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