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0-280  铲平西游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徐墨阳不能修道,无法修仙,也不愿意从政,又基本没有插手商道,但徐家的娘子们的野心可远不止于此。

    衣食天下,这天下可从来不只有大唐。

    在徐墨阳到处晃悠的时候,三个娘子已经再度征战商海,小吃摊重新起步,每一次都是新的征途。

    做了几次生意的娘们已经很熟练了,找桌椅碗筷宣传推广一气呵成,第一天跟徐墨阳忙前跑后的买牲口,第二天中午就摊子就正式开张,能让客人来消费了。

    这次的时间比较充足,他们又包下了一个客栈,安娘子便大胆的做起了需要更多时间和功夫的肉夹馍。

    其实说是肉夹馍也不正确,因为这玩意从头到尾就只有饼包肉的做法能跟肉夹馍扯上关系,剩下的基本就是因地制宜的自我发挥。

    首先白吉馍被改成了口袋馍,或者说是两张黏在一起,最顶端开了口子的手抓饼更合适,徐墨阳没去厨房,不知道安娘子是怎么捣鼓出来的,不过滋味还是不错的,而且用的是杂粮,大大降低了成本。

    其实,肉夹馍里面的配料被改成了荤素的炒菜,要是愿意的话还能加一个煎鸡蛋进去,三个娘子现场给你煎的那种。

    荤菜是东坡肉,没劁过的猪肉味道很重,但做成东坡肉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颤巍巍红亮亮,谁看了都移不开眼,可以单买也可以夹到肉夹馍里,还能免费提供剁碎服务。

    素菜是莴笋,特殊之处在于是用虾油炒的,而且被切成了莴笋丝,闻着奇香扑鼻,吃着鲜香爽口,带着旁人模仿不出来的特殊滋味。

    虾油还是在水城的时候熬制的,水城鱼虾便宜而稻米贵,几个娘子都没少吃虾仁,但是看着多出来的虾头虾壳又觉得浪费,最后便在徐墨阳的指点下熬成了能够短期储存的虾油。

    其实也就是芝麻油加入葱姜小茴香等大料慢慢炒出香味,再将虾头虾壳倒进去缓慢翻炒,直到虾黄炒出炒匀,油变成深红色的时候,便将油单独过滤密封保存。

    炒虾其实任何植物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260-280(第7/29页)

    都可以用,只是这边的豆油还没被发现,能用的只有芝麻香油,成本高了,但也比徐墨阳以前吃的味道要好,算是一分钱一分货。

    安娘子除了自己吃虾,还做了不少虾干当徐墨阳路上的零嘴,以及许多其他的用处,虾头一点点的堆积,虾油一点点的熬制,等到要走的时候,竟然也有好几罐子,是几人一日三餐天天吃也吃不完的程度。

    安娘子见不得任何与食物有关的东西坏掉,但她一时半会儿也的确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就在她要接受只能丢弃这几罐子费时费力的产品的时候,徐家在一座城市中停了下来,几乎没有犹豫,安娘子就决定再试一次。

    而这次,她成功了。

    “给我单独装二两莴笋丝。”

    “我要一个肉夹馍,多放莴笋丝。”

    “我买一斤的莴笋丝,能送二两吗……不行啊,那算了,就这样吧。”

    ……

    虾油莴笋丝堪称一炮而红,哪怕价钱比寻常素菜贵上许多,也没有阻挡到人们购买的热情,相反,当安娘子劝她们要性消费的时候,顾客直接产生了逆反心——性消费?这么好吃的东西当然要野性消费!

    虾油的量终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安娘子计算了一下每天的用量,终于松了口气。

    只要每天都能保证这样的销售额,虾油肯定能在变质之前全部用完!

    在发现虾油莴笋丝和东坡肉都是单点的比买肉夹馍的多后,安娘子毫不犹豫的换了菜谱,饼子的分量减少,菜品的分量增加,并且用碗直观的展示了每多加一文钱能多给的分量,简单来说就是买的越多分量越足。

    这个营销念在现代已经被用烂了,最经典的就是家庭装和单人装的价格和分量区别,但是在这个时代,买的越多送的越多的模式还是很新鲜的。

    不少人本来只打算买一文钱的莴笋丝,但看着两文钱比一文钱的分量多出那么多,也就咬咬牙加了一文钱,这么你多买一文我多买两文的看似不起眼,但在三位娘子数钱的时候,赫然发现营业额直接拔高了好大一截!

    这还等什么,当然是乘热打铁把生意做起来!

    安娘子兴致冲冲的出了门,从农人的菜摊一路扫描过去,然后眼神忙的停顿下来。

    于是第三天,客人惊奇的发现徐家摊子上多了一道菜,跟清炒莴笋丝一样平平无奇,装菜的盆也比另外两个菜小上一号,但她还是在看到菜品的一瞬间就情不自禁的上前,嘴巴比脑子快的点了一份清炒笋丝。

    笋子啊,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倒是经常吃,可惜那个时候没油没盐的也做不好吃,现在进了城日子好了却又忙得很,每次都想着今年一定要吃春笋冬笋,结果等再想起来的时候,竹笋早就过季了。

    不是没试着托人捎些竹笋过来,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外阻挡着笋子的运送,即使偶尔有几个能杀出一条血路,仔细一瞧又都是歪瓜裂枣,真算起来,她除了吃席的时候偶尔能尝上一口,都快十年没痛快的吃过笋了。

    “这些笋子,我全要了。”

    客人财大气粗,,笋子的做法堪称千变万化,主要是油水够了调料到尾,怎么做都不会难吃。安娘子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但没想到这小店竟然还是家族产业,来往帮忙的好几个面孔明显很眼熟。

    头一次接到这种大单的三个娘子眼睛都亮了,利落的算出价钱后又打了个折,虽然这笋子是打算尝试的新菜,但现在这种不稳定的模样,明天能不能拿到食材还不一定呢,倒不如将能挣的钱粮先挣了,免得回头出现变故。

    三个娘子忙着打包的时候,大客户已经对试吃装的笋丝下手了,笋这东西本就吃油,一口下去只能感觉到被河鲜环绕的美好,然后满脑子都是鲜鲜鲜!

    这么好吃的东西,又是她心心念念这么多年的笋丝,竟然只卖这个价钱,大客户如果是店家,她真的会心疼到吐血,但她现在是消费者,所以只是短暂的担心了一下这生意到底能不能挣钱,便高高兴兴的带着笋丝走人。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