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210  完美耿贵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好,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那你就是好人。哪怕是妖怪呢,也是好妖怪。你对百姓不好,吃百姓的穿百姓的,那你就是坏人,哪怕是神仙呢,那也是坏神仙,该被除掉的。

    年家掌控的是朝堂,耿文华是要团结中下层百姓。伟人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那就能战胜所有。

    这个应对的法子又简单又直白,塔纳瞬间就明白了:“额娘放心,我这就去办,保准给额娘办的顺顺当当。”

    她是耿文华生的,耿文华若是妖妃,那她这个耿文华的女儿成什么了?

    塔纳这两年经常出宫办事儿,就算是年岁小,但看起来也是十分成熟了,风风火火的,哪怕是刚回宫,这会儿也不嫌累,立马就带着人往宫外去了。

    要往大了办,那就让人在京城东南西北四处方向,各搭建出来一个棚子,纺织厂出动所有的马车,将布匹全都运过去——至于耿大人还有三个月才过寿这事儿……三个月也很快啊,一眨眼就过去了。

    提前送祝福这事儿,是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到第二天早上,胤禛先处置了几个蹦跶的最欢,要求选秀的官员,理由也十分正当——太后才刚薨殁,你们就上折子要朕选秀,这是看不得朕有个孝顺好名声是不是?非得陷朕于不义,让朕被天下百姓戳脊梁骨是不是?

    正巧有个耿贵妃对比着呢,人家耿贵妃在做什么?为亲爹的寿辰,大把的往外撒钱呢。

    你们呢?作为朕的臣子,就算是不体谅朕刚没了亲额娘的伤心难过,怎么也不为朕的名声考虑呢?

    说的太过于义正言辞,谁也反驳不了,于是这几个被摘了顶戴花翎的倒霉鬼,就只能是被脱掉了朝服,拖出去扔在了金水桥下——侍卫可没那么好心再将人给送出去,自己出宫去吧。

    除非是换个新皇帝,否则这样出宫的,基本上这辈子也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千里做官,谁愿意为个选秀的事儿就被罢免了?瞬间,朝堂上的官员们就安静如鸡了,谁也不再提这选秀的事儿,反正皇上又不是没儿子是不是?皇上的儿子,“多”的都能被过继出去了呢。

    人家皇上本人都不着急,剩下的一个个着急成跳蚤样,是何居心?

    没人说这选秀的事儿了,自然也不会有人说皇上宠爱哪个妃嫔的事儿了。毕竟后宫不得干政的石碑还在乾清门竖着呢,后宫都不得干政了,皇上愿意和谁睡觉……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

    反倒是民间,耿文华的名声越发的被宣传起来了。

    什么,你家不买布?那你家小孩子的滑板车,扭扭车,可也是耿贵妃当年做出来的呢。你家没孩子?那你家用不用煤球?连煤球也不用啊?那你家的玻璃窗户总有吧?

    要是连玻璃窗户也没有,那你接种过牛痘没有?

    牛痘也没接种过的话,那你听说过孵化室,买过小鸡小鸭吗?孵化室也不知道的话,总吃过水果吧?果树嫁接知道不?现在耿贵妃的庄子上还免费教导这个呢。

    连这个也不知道,那粉条呢?吃过没有?粉条也没吃过的话,火柴用过没有?比火折子便宜,比火折子好用,比 火折子存放的时间长。

    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将耿文华这些年的“功绩”全都给扒拉出来了,就站在卖布料的摊位跟前,有谁不知道耿贵妃的,好,咱们就掰扯掰扯。

    衣食住行,就说哪方面没有耿贵妃吧。

    甚至连现在京城正在施行的交通规定,听说也是当年耿贵妃先提出来的呢。

    沾着耿贵妃的光,现在还在买纺织厂低价的布料,难道还要说耿贵妃是坏人吗?天底下就没有比耿贵妃更好的人了。

    后宫里的妃嫔,除了一个耿贵妃,剩下的,还有谁为百姓们做过事儿?就算是那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只一个运动会能拿的出手了,但这运动会对寻常百姓来说有什么好的?也就是看看热闹吧?

    百姓淳朴,百姓简单,还是那句话,谁对他们好,谁就是好人。

    短短两三天时间,耿贵妃早些年菩萨的名头,又被人给叫起来了。

    不过耿文华暂时是顾不上这个事儿的,是因着怡亲王和弘昼一起追查的惊马,现下有了结果了。

    很……不出所料的,那惊马不是年家的,也不是那拉家的,更不是钮祜禄家的,是一个完全不相干也不认识的农户家的,说是头天进京,新买了一匹马,还没来得及上衙门去报备,然后听说宫里有朝会。

    小老百姓嘛,进京一趟不容易,就想看看稀罕,看看热闹。就跟康熙晚年那会儿,宫里办千叟宴一样。

    反正自那之后,百姓就觉得,我远远看一眼也没事儿,宫里也不会如何的。

    想的是远远看一眼,然后不知不觉就走得近了,再然后手里那马缰没拽好,可能是那马儿没见过大场面,反正一下子就慌了,再然后就惊了。

    事情听着是合情合理的,怡亲王他们甚至查出来了这户人家为什么买马儿,买马儿的钱财是哪儿来的,买马儿去的是哪个市场,买的是谁家的马儿。

    这卖马儿呢,也不是说你随便弄两匹马放在市场上就能卖了。

    马匹这东西,属于战略物品的,朝廷的管制还是挺严格的,民间有贩卖马匹的,都必得要在朝廷报备,什么时候在哪儿弄了多少匹马,什么时候卖给了什么人。

    所以一追查呢,就能查出来。

    这马贩子也是正常的,人家自己往蒙古去买的马儿,不是矮脚马,就是那种很寻常的拉东西的马匹,之前也一直养在市场里的,唯一能动手脚的机会就是晚上——晚上马贩子自己回去睡觉,马匹是要留在牲畜市场的,不用怕丢,这市场是有看守的人的。

    思来想去,这调查的点儿,还是该放在买马匹这人身上。再找了兽医一检查,果然是在早上,那马儿吃过一些兴奋的药——这种东西不少见,因为有时候要赶活儿,牲畜偏不愿意动弹,那就给喂点儿这种药。当然,危险肯定有的,所以这东西也不能说给喂就给喂,得衡量一下值不值得,毕竟有可能会导致牲畜受惊之类的。

    这

    人是给抓起来了,但他说的是自己天亮要赶路,所以才给喂了一些。

    药哪儿来的,自己山里采的。

    说的话都是合情合理,做的事儿也是合情合理,可谁也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