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卫氏没答这句,转而道:“关于这位朱公子,儿媳倒是听说过两件事。”
“年前,这位朱公子寻到市舶司使虞浔,据说是想订两艘船出海,替他们府里谋条财路,朱府朴素,朱公子身为长子长孙,有此想法也是常理。”
“虞使司道,出海所需本钱不小,小船五千两,大船更要七千两也打不住,朱公子一听转身就走。”
“后来因着他屡次相助殿下的缘故,儿媳便托人悄悄给他指了条明路,姨母知道,这几年官家犹爱保宁醋,蜀地偏远,运往京城不易,故而保宁醋在京城稀缺得紧,莫说宫里,就是民间酒楼也爱得很,儿媳的意思是让朱公子跟着倒腾两手,也能入库不少银钱。”
崔皇后微微点头,倒是不怀疑卫氏的用心,于敛财之道上,卫氏一向颇有心得。
这需要经年累月的眼力与筹谋。
比如那保宁醋,若是真能在运输途中插上一手,至少年前年后一艘大船的钱还是能稳赚到手的。
“朱公子倒是谨慎,先是派人探查了一番,只不过等查完了,这年也过完了。”卫氏叹气,“儿媳想着过了年也行,不过少赚些,可朱公子却直接来了个断根断源!”
“他自以为带走了匠人就能在京城酿出好醋,若果真如此简单,那保宁醋还能在这儿一坛难求?”
“姨母可知,那醋是需要保宁城南的傍江水,还必须冬日取水!保宁醋的口感之柔和,全在于此。”
“......朱公子不懂行,故而这一趟不出意外赔了个底儿掉,儿媳的好心也付之东流。”
崔皇后听得极其无语,半晌不解道:
“那前去探听的人竟没问到这样的关键?那些匠人,也都没说?”
卫氏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隐隐带了些讥讽的意味,道:
“说了,可头一个说了的匠人,被那个叫朱僮的长随给割去了舌头。”
崔皇后目瞪口呆,“这个朱维庸,就是这么御下的?什么都未打探清楚竟敢这般武断?”
“真是作孽。”
卫氏收起苦笑,冷冷道:
“这是第一件,第二件事与那位已逝的朱大奶奶有关。”
“我记得那位朱大奶奶姓徐?”崔皇后挑起细长的眉毛,“是泗州徐氏的嫡女吧。”
“是。”卫氏垂下眼眸,“徐氏是望族,泗州产米,徐家的米铺遍布庆国。”
“唉,本宫记得两家义绝了?当时在京城还闹得沸沸扬扬。”
卫氏悄悄按了按跪得有些麻木的膝盖,咬咬牙继续道:
“这正是儿媳要说的第二件事。”
“徐氏一嫁到朱府便掌握了中馈,原以为是受重视,接手后才发现竟是一团乱账破窟窿,徐氏心善,拿出嫁妆替朱府东贴西补,勉强维持,可那位朱夫人却趁她有孕时,屡次以言语扰心,将徐氏逼得小产还落下了失血之症,没出月子就一命呜呼了。”
“徐家人自然不肯,虽然碍于朱相的面子不敢直接打骂,却也一定来了朱府讨要说法。”
“这是朱夫人的错,本宫还派人训斥过她,怎么......”
“儿媳不是要说朱夫人,她是个糊涂鬼,没什么值得说的,儿媳只想说一说那位朱公子。”卫氏尽量忽视双腿传来的麻痛感,又道,“徐家人前来讨要说法,那位朱公子便挺身而出。”
卫氏说着,清秀的脸庞上重新浮现出讥讽,“这是准备为母分忧呢!他要做孝子,嫁给他的徐氏就活该成了他孝顺他娘的踏脚石!”
崔皇后听她这样说,也跟着叹气,“难怪你心中怨愤,这事儿还是你兄长悄悄替他摆平的。”
卫氏的兄长正是大理寺卿卫道公。
“儿媳不是因为怨愤才这样说。”卫氏强调了一句,“居上位者识人善用,姨母以为,朱公子可堪为大用?”
崔皇后垂眸不语,卫氏说得没错,这个朱维庸确实难称大才。
于公,他识人不明、御下不严。
于私,他愚孝自大、无礼凉薄。
伪君子所为,尚不如小人。
“儿媳思来想去,只觉得朱相果真人老成精。”提起朱相,卫氏是由衷地叹服,“朱维庸资质实在平庸,朱相将他亲手带大,如何不知?儿媳猜测,这些年朱维庸未入仕,只怕也少不了朱相的手笔。”
崔皇后还能说什么,定定地望着卫氏,片刻后慢慢道:
“阿卫,你自来有主意......罢了,只有一样,朱氏腹中之子......”
“姨母放心!”卫氏斩钉截铁道,“殿下亲子,儿媳必定视如己出。”
崔皇后又看了她许久,想说些什么却最终也没能开口,只沉默着点了点头,示意卫氏退下。
望着卫氏踉踉跄跄离开凤仪殿的身影,崔皇后静默半晌才吩咐崔女官道:
“去挑几样首饰赏给阿卫,就说是本宫的意思,阿深鲁莽,本宫知道她委屈了。”
崔女官忙应了一声,带着新来的宫婢留影前去选首饰。
“姑姑,咱们娘娘可真疼卫娘娘呢!”留影捧着崔女官亲自选出来的鸳鸯多宝同心结,笑道。
崔女官见她懵懂,低声斥道:
“娘娘的舌根都敢嚼,你的嘴不想要了?”
留影闻言脸色白了一分,忙闭口垂目,做出十分恭谨的模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