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四合院261  四合院:我拥有随身空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赵家现在只剩下李大婶一人在家。



    由于老赵不在,大院的事宜由易叔和大勇两位管事大爷负责管理。



    桌案设在院子 ** ,上面放着水壶和茶杯,大勇和易叔各自坐着等待。



    等人们都到齐后,大勇率先开口:\"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帮助李大婶家。大家都应该听说了,李大婶的老伴受到欺诈冲击而变成了植物人,而且他的儿子们也不负责任,都逃离了。现在,老赵还躺在医院里,而赵家的家产也被儿子们折腾光了。我们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尽量出一份力。\"



    接下来轮到易叔回应,他的言语更加真挚动人,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



    有人同情老赵夫妇的遭遇,也有人认为老赵这次是咎由自取。他难道不明白许志豪这个人品有问题吗?不就是被许志豪发财的 ** 冲昏了头脑,才投入资金吗?



    其实,如果许志豪的业务继续顺利发展,老赵或许能从中获得丰厚回报。只可惜,事情并没有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许志豪被他的妹夫告发了。现在,不仅许志豪自己落得个倾家荡产的局面,还得支付大额罚款。妻子刘玉花也是愁容满面,束手无策。



    在两位大爷表明立场后,其他居民自然不好意思拒绝捐助。



    \"不论数额多少,都由各位自行决定。\"易叔说道。



    言辞虽诚恳,但在场的人心里都明白,捐款数目若过低恐怕会显得不太体面。



    然而若捐得太狠,又会觉得不舍得。这让许多人陷入了纠结中。



    这时,一个大妈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这是大家自觉自愿的行为,不如采用非实名捐款的方式吧!\"



    这个建议一下子让所有人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很快,大多数人就表示赞同。非实名捐款的意思是大家虽然知道有人捐款,但却无法得知具体金额,从而减少了彼此间的尴尬和攀比心理。



    对此,大勇和易叔对视一眼,没有过多反对。



    \"这原本就是自愿行为,采用非实名方式也可以。\"大勇表示同意。



    随后,秦阿姨让人取来了一个箱子用于收集捐款。



    箱子被轻轻打开一个小缝,便于人们投递。



    易大爷带头示范,拿出10元塞入箱子。其他人依次上前,有的慷慨,有的谨慎,最终完成了这次特殊的筹款活动。



    ### 大会结束后,虽然筹集到的总金额不尽如人意,只有30元左右(其中包括两个大爷及张女士分别捐出的10元、10元、5元),但这已经是对赵家的一种支持和安慰。



    尽管金额不多,李大婶依然表达了诚挚的感激之情。她深感在艰难时刻能有这样的温暖,是极其珍贵的。



    面对这样的场面,有的人如秦阿姨感到有些愧疚,她在匿名捐款的形式下仅捐赠了一角钱。但正是这一形式的存在,让她能够隐藏自己的尴尬与吝啬。



    对于大院里的许多人来说,这种非实名捐赠的方式确实让他们能够在不透露自己具体付出的情况下给予些许帮助,而这种微妙的平衡也使得整件事情得以相对顺利地完成。



    ##



    因为大清到城里去,将傻柱和小雨留在了家中。



    老易帮了傻柱好几次,也获得了傻柱的尊重。随后,老易开始灌输一些理念给傻柱。



    受老易的影响,傻柱渐渐失去了清晰的判断力。



    聋奶奶虽然待傻柱如同亲孙子,但她的愿望仅仅是盼傻柱成家立业。至于为易老先生养老的问题,聋奶奶也表示赞同,因为她觉得老易既有房子又有钱财。



    认为给老易养老终将有所得。



    当然,老易的管教也未免过严。



    但是,傻柱和老易的关系总的来说还算和谐。



    直到大强的突然回归,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有了叔叔这个角色的存在,就意味着多了长辈的约束,这让老易对傻柱下手变得不那么轻易。



    当大清从城市回来时,老易的心情就变得有些郁郁寡欢。



    如今,老易与大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局面。



    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傻柱夫妇应该是能够负责起易老先生晚年生活的责任。



    老易也确信傻柱夫妇有能力负担这一任务。



    从前,看到李海中和闫宝贵有数子围绕左右而不忧虑晚年的景象,让老易颇为艳羡。但现在看来,李海中和闫宝贵的实际情形似乎更为棘手。



    李海中虽有三子环绕,却没有一人愿为其终年养老送终;



    闫宝贵同样面临类似的困境——儿子们虽健在,却没有履行赡养的责任。



    ……



    夜幕下的庭院显得幽寂无声,一位身影悄无声息地从后院挪至前庭,朦胧的月色中隐约可见大清的脸庞。



    他的手中握着一小袋,里面装的是几公斤粗粮面。



    准确地说,这是大清打算送给张大妈的一份礼物。



    但这并非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动机。且不提闫老尚未离开,即便将来张大妈成为独居老人,大清也不打算有任何越矩之举。



    自中风康复后,大清的心境有所转变,年过半百之后,他更倾向于安稳过日子,赚更多的钱,并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及孙子们的需求。



    对于现在平静的生活,大清感到非常满足。



    正是因为感受到张大妈生活艰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