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1章 再见,常威!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1993年的晚会根植在很多人的脑海里。
    哪怕许多年过去,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依然会热泪盈眶。
    如愿......正在腾飞的巨龙,在先辈们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而九十年代,更让人记忆深刻的现场直播,是97年6月30日的晚上。
    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电视都点亮着,聚焦同一频道。
    杨敏已经年过八旬,在儿孙的陪伴下,坚守在电视机前,浑浊的眼神一直在搜索着。
    “小天,你大哥呢?我怎么没看见啊?”
    常天陪在母亲身边,笑道:“娘,这是军营,马上要交接了,大哥在会场呢。”
    “哦,军营啊,好,好,洋鬼子终于要被赶走了。”杨敏碎碎念着,抬头看了眼墙上的画像,喃喃道:“大哥,港城回来了。”
    常昆在世时,这是他莫大的遗憾。
    百年屈辱,今天就要被洗刷掉,而自己的儿子,就在现场。
    这些年,常家的子女早已经声名远播,甚至她的孙子孙女也崭露头角。
    常妲已经退休,现在陪着范团儿,专心做慈善事业,聚焦偏远山区的教育和医疗。
    常天跟着总师,早已经是院士级别,进出都有警卫员保护。
    常珑接任常威,负责安全部。
    至于常家下一代,常小蛮,常有范,常洁瑛等等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
    她很满意,也很知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常昆没能看到。
    其实常威没有在会场,他甚至没有在港城。
    罗湖口岸,他一身正装站在红旗车外,背负双手,静静的等待着十二点来临。
    过了十二点,才是自己的土地。
    已经坐了第五把交椅的常威,这次要等回归后踏上自己的土地。
    后排座椅上是范团儿和蓝小洁,蓝小洁正在讲解着发生在南洋的金融变化。
    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先割一次南亚小国的韭菜,然后抽调资金回来救市。
    这一波,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必然血本无归。
    对于常威的能力,她从来没有怀疑过。
    常珑面色冷酷,又检查了一遍安防,走回到红旗车旁,站在驾驶室外。
    今天,她要亲自驾车,送大哥过关。
    关口对面,常小蛮已经带着人一遍遍的筛查,龙组在内侧,红星社撒出去一公里,高度戒备。
    红星社,或者说洪兴社,是港城交接后,唯一被官方承认的合法社团。
    有他们在,代英现在和未来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更隐秘的角落里,小黄带着大圣、小昭在极速狂奔,四处巡逻。
    没有什么敌人胆敢靠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来到23时58分。
    杜正整理了下身上的军服,上前一步,“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平行时空,谭处长见谅)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杨敏和常妲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
    没有古道边,没有长亭外,杜正就顶在军营外,分秒不差,率队正步进入,看着英军离开。
    随着米字旗落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隔着老远,杨敏都能听见京城到处都是热闹欢腾的声音。
    “娘,别激动,再过两年,壕境也要回来了。”常妲抹了抹眼眶的泪花,端了杯水放在杨敏手上,劝慰着,“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您可得保重身体。”
    “诶,诶。”杨敏端着水杯,目光死死的盯着电视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想多看看,把这些画面都记住,到了地下,讲给常昆听。
    当会场里的交接仪式走完,直播却没有停止,突然变幻场景,停留在灯火通明的口岸道路旁。
    常珑站在驾驶位外,看了眼常威,常威,轻声道:“大哥,我们过关。”
    “过关,过关啊,我们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常威呢喃着,轻轻点了点头,重重道:“走,我们过关。”
    二十余车辆同时启动,大灯照的道路亮如白昼。
    如同祖国光明的未来。
    常小蛮刚刚接管关卡,看到车队驶来,立正敬礼,大舅舅和小姨就从她面前驶过。
    不知道为什么,她鼻头一酸,突然想起一句话。
    逆境时,要唱《我的祖国》,顺境时,就该唱《歌唱祖国》。
    于是,她想唱歌,就如同年幼时,把歌唱给奶奶和娘,今天,唱给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