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妃公主,还有皇子,若是真的都赶尽杀绝,那才是在犯众怒,这时疫背后,蹊跷着呢……
“随喜,去传柳禹城,与众位太医一起研制解除时疫的方子。”
“是,奴才遵旨,众位大人请吧。”
众人一边探讨一边跟了出去,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柳御医的医术可是非他们能及得上的,一起探讨,这方子也出来的快些不是吗?
何况这个时候,若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拿出来,怕是连宫门都出不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李元康大步走了进来。
“康儿,时疫的事,你可是听说了?”
“父皇,儿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儿臣刚得到消息,不只宫里,京都也陆续传出有人患了时疫,儿臣想着,亲自出宫去查探一番,无论高低贵贱,这些人都是蜀国的子民。
儿臣既然是太子,自然当仁不让。”
“也好,多带些人手,百姓容易受流言所扰,难免有人不会被人煽动,而动了心思,你要多加防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放心,儿臣心中有数。”
说完也不停留,带了一队侍卫,直奔宫门。
尧帝目光沉沉,看着殿外,心中多了一丝计较。
“陛下,左相求见。”
“宣。”
“臣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安。”
“令宣不必多礼,可是为了时疫之事而来?”
“回陛下,正是,这时疫之事来的颇为蹊跷,昨日还未曾听到风声,今日便有数千人病倒,其中不乏多是平民百姓。
臣进宫之前,已经看到有朝臣正陆续往宫里赶,也有不少百姓围在宫门口,群情激愤,加之昨日宫中走水一事,还有太子殿下的事,此事怕是不能轻易了结,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孔令宣是谁?那可是八面玲珑,腹有乾坤的左相,他都说此事难以了结,可见事情真的是很严重了。
这接二连三的事情,明摆着是冲着太子来的,毕竟昨日册封大殿,刚传出太子不祥的事,夜间宫内便起了大火,今早便传出时疫的消息,这也太巧合了些。
这是在逼太子以死谢罪啊,若是再耽搁几日,死的人多了,李元康即便是万死也难赎罪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们虽然弱小,可却实实在在是蜀国的根基啊。
“无妨,孤心中有数,既然想要求见孤,便一起来吧,孤倒是要看看,他们想要孤做什么?杀了太子以平民愤吗?”
“随喜,更衣。”
孔令宣嘴角划起一抹隐晦的弧度,看来陛下还是那个陛下!
太和殿
尧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
除去姚子忍和江修文,孔令宣几个不说话的,剩下的人几乎都跪在地上,讨伐太子李元康。
“陛下,昨日是太子册封大典,不说大典上出现的事,只说昨夜突降大火,宫里的宫殿无一处没有被火烧过,唯独三皇子的寝殿完好无损,这足以证明三皇子是不祥之人,不然为何有如此多的异象频繁发生?”
“陛下,这么多年,蜀国一向是风调雨顺,如此恐怖的时疫却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唯独三皇子回宫后,宫中频繁出事,如此下去,我蜀国难免会受到动荡啊……”
“陛下,三皇子出生之后,便因为命格有异,才被送往了江宁,如今回宫,怪事频发,可见三皇子实在是不宜在宫中久居……”
“陛下,三皇子他……”
“陛下……”
尧帝看着底下慷慨陈词的大臣,简直都要被气笑了,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可见当真是一群蠢货。
没看那些老臣都只是做做样子吗?偏生这些不怕死的非要拔尖出头 ,一群墙头草。
仗着有人撑腰,连康儿的太子之位都不承认了,实在是愚蠢至极。
小人做派,他岂会怕?不要说他们是为了黎民百姓着想,不过是为了自己那份私心罢了。
“依卿所见,孤该如何处置太子啊?”尧帝的语气越到最后越重。尤其是太子二字。
“陛下,三皇子生来不祥,以一己之力如今惹得民怨四起,臣以为,这太子之位三皇子怕是做不得。”
“陛下,依臣之见,三皇子应该继续回到江宁,再不踏入京都一步。”
“陛下,如今百姓们都受时疫所扰,皆因三皇子之故,为了安抚民心,应该将三皇子贬为庶人,再行幽禁。”
孔令宣控制不住的抽了抽嘴角,瞟了说话的人一眼,这位大人,勇气可嘉啊。
“太子是孤的嫡子,太子不祥,那么孤这个父皇是不是也不祥啊?废了太子,幽禁终生,孤与太子血脉相连,按照你们的说法,孤是不是也同样有罪啊?”
“皇宫走水一事还未查清,百姓们如今受时疫所扰,尔等都是蜀国的股肱之臣,不说想法子解决如今百姓们的困境,
反而一味的揪着命格之说不放,怎么,蜀国的天下是靠着命格之说,才传承到如今的吗?”
“孤倒是未曾想到,我蜀国的朝臣竟然如此目光短浅?
太子听闻京都有了时疫,便马不停蹄的出宫探访,以求得到救治之法,太子心系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