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拖油瓶继子VS顶替继姐下乡的女知青51  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周栋来了啊!陶主任正在办公室呢。”
    周栋这人他们都很熟了,没想到陶主任有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女婿。
    而且还经常来看陶主任,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话说的果然没错。
    他们女婿要能像周栋一样就好了,说出去也有面子。
    陶父在办公室里待着,看到周栋进来了。
    “你今天没课吗?”刚开始周栋来厂里找他时,心里挺高兴的。
    可这段时间都找了他好多次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样高兴了。
    “叔,这次我来厂里是有正经事,我们学校老师为了帮助广大高考生提高成绩,专门编写了相关教材。我想着印刷厂承接这个业务,也能多赚一些钱。”
    周栋把事情详细的跟陶父讲了一遍,陶父倒是没反对。
    印刷教材嘛!顺手的事而已。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周栋只需要把要求说出来就可以了。
    只过了几天,第一批资料就印刷出来了。
    周栋送给校长一套。
    校长看到之后很高兴,特别是下面写的由由安省大学编写。
    这几个大字格外的醒目,相信用过的学生都能看到。
    “不错!不错!”校长看着刚出炉的书,笑着夸奖道。
    “已经印刷好一批书了,可以放到书店卖了。不过我也没这渠道,只能让学校出面了。”
    书店也不是什么书都愿意售卖的,还需要他们进行查验,通过之后再摆放到书店里。
    校长道:“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书店那边我有熟人。”
    这可真是太好了,熟人好办事啊!
    安省大学编写的高考资料很快在书店上架了,刚开始买的人很少。
    这可把周栋给急坏了,连忙把学校的同学给叫出来,帮忙做促销。
    为每个高考生介绍出版的资料,过了大半个月之后,效果很好。
    销售量也越来越高,可能是资料的质量不错,大多数高中生都买了。
    省城的人确实比县城有钱许多,很少能遇到好几个人看一本资料的情况出现。
    ......
    两年后,周栋上大三了。
    他学校在这两年时间内,又编写了其它的高中教材。
    现在每个高中生,都会购买他们学校出版的学习资料。
    不过别的省买的人并不多,因为现在学习资料的品种多了,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市面上连本正经的高中课本都买不到。
    他注册了一家公司,又招聘了许多的销售人员。
    给了学校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他准备扩大规模,让每个高中生都能用上他们学校编写的教材。
    扩大规模的方法很简单,让销售人员到各个地方的书店谈合作。
    每卖出一本书,会给书店百分之十的提成。
    看起来虽然钱不多,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卖多了提成自然也跟着多了起来。
    陶玲的外公平反了,从乡下回来了。
    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跟周栋见一面。
    李谨已经六十多岁了,妻子去世好多年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可惜陶玲的母亲去世的早,留下一个外孙女没人照顾。
    他本来想接到膝下养,可惜陶玲的父亲不愿意,后来只能作罢。
    后来他要下乡了,临走之前安排了外孙女,如果遇到合适的人,还是先结婚为好。
    他这个外孙女确实有眼光,找到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
    “你叫周栋是吧!过来陪我下一盘棋。”
    周栋坐了下来,跟老爷子下了一上午的棋。
    老爷子棋艺不错,赢了他好几局。
    中午在这里吃了饭,周栋还有别的事情,便没待太长时间。
    最近他们的书卖的很火,很多人都打电话过来,可他们仓库里已经没多少库存了。
    周栋只能再去印刷厂跑一趟,现在他不像以前一样,几千本几千本的印。
    每次都是几万本起步,印刷厂哪有这个时间帮他搞。
    周栋只能慢慢的跟印刷厂的领导磨,每次都得说好多好话。
    半年的时间,公司发展壮大,每个省都设了分公司。
    还开发了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成为了学生必买教材。
    现在陶父所在的那家印刷厂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只能自己开了一家印刷厂。
    厂子设在一个有些偏僻的地方,好的地方都被国企占了。
    不过看在学校的面子上,给他批的地皮挺大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