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你说的什么浑话  锦衣夜行九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曹大人与胡先生听了他的话,尽管不太明白,可还是脸色煞白:“你这说的是什么浑话?外府卫......还在外面巡着呢。”
    “袁小友,你如此这般出言不逊,几近咒骂,到底是为何?”曹大人沉不住气,言语激动起来,
    “要知道,按着城主的布置,只要能留住这批人。那么今年一过,咱们平川城,在天下人眼中,除了拥有天下第一的黑蛇重骑,还将会拥有天下顶尖的学宫,与天下最大的货仓!”
    他的脸也由苍白转为赤红,脖子梗着起来,“天下十多万学子群聚在此。谁若想名扬天下,必须得在鸿都门学宫论道,谁想富家一方,必然得在平川城有一门生意。这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大事。”
    不等方后来说话,他继续咬牙道,
    “我一直认为,读书,不止是为做官,还可安居乐业。我要用鸿都门学宫证明,正己,树人,继绝学,开太平,才是读书的目的。”
    曹大人满眼的热切,“我平川自此,文坛必将再超昔日吴国最强盛之时。”
    “曹贤弟,不要激动!你刚刚被城主委以重任,想做些大事,这无可厚非,但是,我还是得泼你一盆冷水。”胡先生摇摇头,
    “口号谁都可以喊,样子谁都可以做,可这么宏大艰巨的事,我也是第一次见,只怕你们城主未必能做成!
    再说,城中突然暴增这么些人,大部分都是冲着学宫来的。你任监正不久,第一次接收这么多学生,小心些为妙,免得出了岔子。”
    “对对!胡先生是个明白人。”方后来将凳子搬着靠近些,鼓动起来,“胡先生,你还是离开平川吧,平川城这事肯定成不了。”
    “我这是规劝曹老友小心些,可没说肯定不成。”胡先生倒是正色起来,
    “袁小友,我对平川城请柬中写的这些事,是半信半疑。但这天下既已承平,百姓大多安居。成败倒是不重要,只要平川城愿意开这个头,愿意尝试为天下学子,试着寻得一块治学圣地,我倒也是愿意大力帮衬着的。”
    “况且,我这信都已经寄出去,若别人都应邀而来,我却走跑了,这是何道理?
    陪着憙儿四处游历,是我这次出行的目的。平川城眼看着就要热闹起来,对憙儿大有裨益,我怎么能离开这里?”
    见说不动胡先生,方后来一时间急得脸色发红,额角渗出汗珠。
    胡先生的眉毛往中间拧起来,很惊讶地看着坐立不安的方后来:
    “袁小友以往做事一向淡然。可刚刚说话间,却让人颇感奇怪。你这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底发生了何等大事?”,
    “哎,晚了,晚了。”方后来心里不停地念叨起来。
    他也知道,光凭一张嘴,怎么能说动胡先生?
    可这平川即将大乱的事,曹大人看着似乎毫不知情。
    自己不说,便是无法劝动胡先生,若是说了,走漏了风声,坏了城主大事,以她的狠毒,莫不是要将我杀了,甚至能牵连到素酒酒楼的众人。
    他心头黯然,垂头丧气地坐在桌前,也不言语。
    “袁小友,我原本以为你是少年英才,有心将你举荐给城主大人,”曹大人此时也有些愤愤不平,
    “可你一直胡言乱语。这若是见了城主,难免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坏了自家性命不说,还得牵连到别人。你若再如此,胡兄,你也不必规劝他进府觐见城主了。”
    方后来的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心中难受得很,手里的酒杯捏了放下,放下又捏了起来。
    觐见城主的事,他是丝毫未曾放在心上,只是胡先生与曹大人,对他确实不薄,他心中的话,不知道从何说起。
    先不说之前,被困大珂寨上,他们到处奔走搭救。
    就是这之后,也一直记挂着他,对他谦和,也多有提携之意。
    他看着两位老人,越想越不安,心中惴惴,手都有些抖起来。
    “袁小友,你是怎么了?”胡先生继续看着方后来,见他此时颇为紧张,心中也是暗惊,只怕真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袁小友,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曹大人!”胡先生端正了坐姿,又一板一眼,压低了声音,“我与曹大人,都不是那种虚伪小人,更不是见利忘义之辈。我们老哥俩,对你怎样,你还不清楚吗?”
    “而且,曹贤弟明日就会启程,一个多月之后,才能回来。你若真有难事,曹贤弟如今是二品的大员,他还能安排着帮一帮你,若是等曹贤弟走了,你这事可就得拖到一个月以后了。”
    “袁小友,你若有什么苦处,你尽管开口。不要诋毁咱们城主便是。”曹大人看着方后来,“若是能帮,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胡先生与曹大人这就是觉得,方后来肯定是遇着什么极大的难处了。他们刚刚心中虽然略有芥蒂,但现在口中一直都是说的,都是要帮着方后来一把。
    “唉......两位古道热肠,我这.......”方后来长长叹了一口气,“也罢,我且信曹大人一回。”
    曹大人转头与胡先生对视了一眼,心中奇怪,这与自己有何关系?
    方后来自然知道他二人心中所想,举着酒杯,向二人敬了一回:“两位待我真诚,小子实在是愧不敢当。
    我本在珩山长大,若不是家中巨变,也不至于流落到此处。
    一路上所遇之事,颇多诡异,也颇多凶险,深知事有能对人言,也有不能对人言的。
    我所知的平川城之事,便是不好与人言。
    它牵连颇深,咱们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
    他转而向曹大人又敬了一杯酒:“我说的事,与大人密切相关,与平川更是关联颇深。可这说出来,大人却未必能信!”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