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身为习武之人,他自然晓得这种伤口的厉害,原以为只能听天由命。
没想到能遇上传闻中的李郎,心中不免燃起一丝希冀。
同时思索着这个问题,林慎几乎是下意识地联想到:“可否行植皮术?”
“植皮?”裴回眼眸一亮,“某曾听闻,陈留有对母女曾移植皮肤,覆去伤口,便是先生的手笔吧。”
“创口不具备植皮的条件。”
李明夷的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将他眼中升起的希望扑灭。
“皮肤下的组织缺损太多,就像缺乏泥壤的土地,无法供养移植来的皮肤。即便是强行植皮,也只会坏死脱落。”
更为糟糕的是,缺乏充足的血供,植皮抵御感染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一旦感染发生,别说这只手臂,病人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意识到问题的棘手,林慎的眼神愈发凝重:“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还有一种方法。”李明夷压低视线,眼神聚焦在深可见骨的创面上,语气不改镇静,“皮瓣移植。”
皮瓣?
这个新鲜的词引得林慎与裴回同时注目。
李明夷直接回答出他们心中的疑惑:“皮瓣,也就是带有血供和皮下组织的皮肤,将其移植至创面上,就能提高皮肤的存活率。”
缺乏泥壤,可以借取其他肥沃的土地一用。
没有皮肉,那就直接移植带着血肉的皮肤。
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一被提出,随之而来的问题便马上浮现在林慎脑海——
要取哪里的皮瓣?
为云娘手术时,他们曾选用有一定厚度的头皮作为供体,这样可以最低限度降低对供皮者的影响。
可若要连皮带肉地进行移植,菲薄的头皮肉显然就不够用了。
林慎若有所思的目光在眼前的躯体上左右游移,慢慢定格在最中间的位置上。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在病人的腹部作一皮瓣,移植到创面上。”李明夷不徐不疾的声音同时在耳边响起。
“你的意思是,割下肚皮,补在伤口上?”身旁的青年咽了口唾沫,试图理解这话的意思。
出乎意料的,对方摇摇头。
“不是割下。”李明夷将那只伤臂稍稍举起,放置在病人平坦的腹部,“而是缝合。”
将受伤的手臂缝在肚皮上。
过于显而易见的意思,反而令裴回有些不敢相信:“为何要如此?”
“直接割取皮瓣,没有血液滋养,移植的部位仍会坏死。”李明夷简单向他解释,“必须保留一部分皮肉作为蒂,使血液通过,皮瓣与创面才可能愈合。”
完全割取的皮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120-130(第5/18页)
仍需血供以维持活性,否则与一块死肉没有区别。
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必须在移植的同时人为重建血供关系。
这必要的一步,无疑给简单的皮瓣移植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曾在无数次失败中得到这个教训的医生们早就转换思路,开辟出一种截然相反的移植手段——
不再将皮瓣完整取下,而直接将创面缝合至皮瓣的原生位置,直至两者愈合为一,再离断其根蒂。
这种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技术手段,一经应用,很快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没有比人体本身更加完美的敷料。
除了利用人体自身的愈合能力,不需要人为重建血供,又大幅度地降低了技术难度与设备要求,为早期创伤病人提供了更多的修复机会。
血供丰富、皮肤平整的腹部则成为最经典的供体位。
“若是如此,便需在病人的腹部做出等同大小的切口。”领会到李明夷的意思,林慎很快发现下一个问题,“那肚皮上的伤口又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李明夷也早有答案。
“腹部的结构简单,可以单纯以植皮修补。”
他的目光向下移动,意有所指地落在下面的大腿上。
“原来如此。”林慎算是听明白了。
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拿肚皮修补创面,再用其他皮肤补足肚皮。
如此天马行空的手术方式,亏得这人能想出来。
“就只有这种方法么?”
被李明夷轻描淡写说出的皮瓣移植方案,却给这个时代的听者带来石破天惊的震撼。身旁的青年震惊之余,看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家主,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李明夷轻轻颔首。
在没有抗生素,更没有显微技术的唐朝,远位皮瓣移植已经是手术能达到的极限。
看似异想天开的方案,绝非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缜密的思虑与计算,才选择出的最优解。
“不,不行……”
就在裴回犹豫不决时,一道微弱的声音从那虚弱的青年口中脱出。
“家主!”裴回惊喜地跪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