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0-240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合同定下来,是半个月后的事情,新云城账上在五个工作日内就收到了首期款三十万,以这三十万作为开端,周长城开始了跟董孝武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

    后来董孝武和周长城万云夫妇也时常见面吃饭,只见过他带徐菲出来过一回,后来就再没见过,这位大哥身边又开始换不同的妹妹,倒是徐菲时不时会到闲云茶社去喝茶,偶尔问问万云新云城或其他公司有没有需要翻译的,她想攒钱出国。

    第233章 第 233 章

    对于一过完年, 新云城就承接了大订单一事,桂老师和裘阿姨有个有意思的说法,就是周长城和去年的生肖相冲, 一过完年人就顺利了, 对于这种话,周长城万云两人都只是笑,不否认也不反对,不管如何, 一切都尽人事,当然家里每月初一十五还是要给神主位的土地公上香。

    除了董孝武的井盖订单,去年底来新云城看过厂房的两个客户,在今年也陆续下单了, 目前订单量不大, 但看着应该是可持续的客户, 尤其是是中山灯具厂的那个, 他们那一带做照明用具的多,产业链成熟, 周长城准备过阵子就到中山去走一趟。新年伊始,算是有了新的积累,不用单纯地仰仗周浩的家具厂订单了,不过嘛, 订单和钱谁嫌少,今年周长城还是会跟周浩总提一下再扩大订单量的事。

    收到董孝武的首期款,周长城给厂里添置了二手的锯床和磨床,多请了两个熟手技术工和一个财务文员, 反正只要有钱,一定要先丰富厂里的设备和人员, 否则生产跟不上,有再多的订单也枉然。

    日子就这样忙忙碌碌过着,董孝武那头来了三个督造专员,除了正经生产外,招待费用也去了不少,好在万云是做食品礼盒的,送礼这些方面省心很多,就是每次去酒店吃饭喝酒,结账的时候还是让人肉疼。

    万云好几回看着这些报销单据都想,还不如自己把酒楼开起来,就算是专门用来招呼周围厂家带来的客户,都能转得动。不过她现在是有心无力,孩子牵住了她太多的精力,且经验和钱也不够,只能是心里叨咕几句,为自己未能开大餐馆的梦而遗憾,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有合适的机会。

    厂里的现金流周转过来后,夫妻俩儿调了一笔钱,去选了一辆十二万左右的日产轿车,取车的时候,工作人员还在车盖上绑了个大大的红花球,太土了,可又太好玩了,万云和周长城都大笑,把车子招摇过市从汽车城开回灵宝村家里。

    因为裘阿姨正式从广州搬到深圳,桂老师就把他原来买的车留给周长城去跑客户,老两口秤不离砣,砣不离称的,一同见朋友,一同去旅游,也用不到第二辆车,他们鼓励周长城把新云城做起来,还开玩笑说往后要让周长城万云养老的。

    “城哥,我们家有第一辆车了!”万云停好车,摇着钥匙,坐在驾驶座上,侧过身去,周长城还在看说明文件,见他读得入神,又忍不住倾身过去,亲了他一口,大头的钱都是城哥拿出来的,妻子收到丈夫的礼物,当然满眼都是笑。

    周长城这才抬起头来,摸摸万云那张美丽喜悦的脸,回亲她一下,也被她的快乐传染:“虽然价格和配置都很普通,但是先用着,往后我们还能买得起更好的。”

    谁能想到呢,从平水县出来的那对一穷二白的小夫妻,最开始只是想在外头找到工作和机会活下去,现在凭着自己的双手和运气,也有能力自己安家买车了,这条路走了很久,长达十年,但也实在很踏实。

    家中每每遇到置业的好事,都要好好庆祝一番,恰逢桂老师和裘阿姨的新居也装修好了,老两口喊了他们一家人去吃饭,竟是裘阿姨亲自下厨,不过她的厨艺仅限于煎牛排和榨果汁。

    中餐的菜还是万云在炒,周之慎现在能跑能跳能说话,跟条滑泥鳅似的,一转眼就抓不住他,看妈妈在厨房做饭,他一下就推开厨房的玻璃门,溜进去,抱着妈妈的大腿撒娇要抱抱,万云看着小男孩儿一脸的可爱相,欢喜得不得了,拿了筷子,从碗碟里夹了一小块排骨,剔开骨头,吹凉了放进他的嘴里:“好吃吗?”

    周之慎那张甜甜的嘴也不知是跟谁学的:“妈妈,好吃,我在吃最好吃的排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230-240(第6/28页)

    童言稚语把万云逗得眉开眼笑,周长城这时从厨房门口进来,一把抱起儿子:“让爸爸看看,哪个小尾巴偷吃了?偷吃的宝宝要打小屁股。”

    “不是我偷吃!”周之慎双手捂住嘴,跟万云一样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紧张地看着装模作样的爸爸,嘴里还在赶紧把炖软烂的排骨吞下去。

    “之慎,过来,爷爷给你买了水彩笔。”桂老师在客厅外头叫人。

    周之慎全身都滚动起来,左摇右晃,要从爸爸身上下去,爷爷最疼他,爷爷不会打屁股。

    “小屁孩,去吧。”周长城把孩子放下,洗过手,给万云打下手,跟从前的许多日子一样,桂老师和裘阿姨在外头喝茶,他们小两口在厨房做菜,现在又多了个爱笑爱闹的之慎。

    “桂老师这儿的房子可真大,四个房间,通透光亮,绿化也好。”万云把一碟青菜装起来,抬眼看向厨房外头的绿树,春天了,有不少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一派生机,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小院儿有小院儿的好,他们这种小区洋房也有很多好处,至少花园很大,还有湖。在灵宝村那儿,四周好多南来北往的租客,什么人都有,我根本不敢让阿英姐把孩子带出门,但是到了这里,我都放心之慎下楼去玩儿了。对了,这个小区门口还有幼儿园和小学,走几百米就就到了,刚刚桂老师说让我以后把之慎送到这儿上学,他跟裘阿姨可以接送。”

    周长城一听,就知道万云心动了,他回头看看那老两口在围着之慎,教他如何分颜色,快速啄小云一口:“买!过一两年,我们也买到这儿来,跟桂老师他们做邻居,他们有什么事儿,叫我们一声立即就能过来,何况这个小区离茶社也近着,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等之慎上了幼儿园,好带一点了,我们再给他添个弟弟妹妹,多一套小区的房子,户口也能解决。”

    “我在跟你说正经的,你又在想什么?”万云毫无杀伤力嗔他一眼,“快去收拾桌子,给之慎洗手,要准备吃饭了。”

    “小云,我说认真的呢。”周长城洗过手,捏了妻子一下,接过她手上的菜,这才出去了。

    桂春生和裘松龄两人都是老派的审美,家里用的都是深色的红木家居,墙上挂的是桂老师自己写的字、画的画,茶桌用的是太师椅,年轻人坐起来只觉得硌屁股。

    “阿云的手艺一点也没有退步。”裘松龄喝着汤,赞赏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