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成功了!  文武百官吃瓜陛下无下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瀚宇接下任务后,丝毫不敢懈怠。
    他深知这造纸坊意义重大,不仅关乎秦禾苗对太子启蒙的期许,更可能对整个大宋国有深远的影响。
    他首先花了几天时间,在京城四处奔走,仔细考察选址。
    他既要考虑水源的便利性,因为造纸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
    又要兼顾原材料的供应,最好能靠近盛产竹子、树皮等造纸原料的地方 。
    经过一番权衡,他终于在城郊一处河畔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这里水流清澈且常年不断,
    周边山林也生长着丰富的原材料。
    选好址后,陆瀚宇迅速召集了一批工匠。
    他亲自与工匠们沟通,详细讲解秦禾苗提供的造纸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强调,确保工匠们理解无误。
    “这煮料的大锅,一定要足够结实,火候的控制更是关键,差一分一毫都可能影响纸张的质量。”
    他指着设计图纸,神色严肃地对工匠们说道。
    在建造厂房时,陆瀚宇每天都守在制造坊监督着进度。
    他会和工匠们一起搬运木材、砖石,亲力亲为,让工匠们备受鼓舞。
    遇到难题时,他也不慌乱,而是和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有一次,在搭建蒸煮池时,发现地面有些不平整,可能会影响蒸煮效果。
    陆瀚宇立刻组织大家重新平整地面,还亲自拿起工具,和工匠们一起劳作,直到问题解决。
    同时,陆瀚宇还安排了人手去采购建造所需的各种材料。
    他对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回。
    “咱们要造的是最好的纸,材料绝不能含糊。”他对采购的伙计们叮嘱道。
    随着工程的推进,造纸坊的雏形逐渐显现。
    一个个蒸煮池排列整齐,巨大的煮料锅也安装到位,晾晒纸张的场地也规划得井井有条。
    陆瀚宇看着逐渐成型的造纸坊,心中满是欣慰,但他知道,
    这只是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那便是印刷,
    陆瀚宇全身心投入到印刷术的筹备之中,
    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与京城中其他有影响力的书铺一一洽谈合作。
    在一间布置典雅的茶室里,陆瀚宇与一位资深书商相对而坐。
    他将秦禾苗提供的印刷术优势,
    和自家计划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一番:“你看,如今我们掌握了新的印刷之法,能大量且快速地印制书籍。
    只要你告知目前京城学子们哪类书籍最受欢迎,
    我们便能立刻着手印刷。”
    书商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陆瀚宇见状,微微一笑,
    继续说道:“而且,我们保证印出来的书不仅清晰,所用纸张更是洁白上乘,这可是独一份儿。”
    经过多轮诚恳的交流与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
    回到工坊后,陆瀚宇一头扎进印刷事务里。
    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流程。
    墨汁均匀地涂抹在刻好的印版上,纸张缓缓覆上,一页页清晰的文字和精美的图案便呈现出来。
    他拿起刚印好的书页,对着光反复查看,不放过任何一处瑕疵。
    “这墨色再稍微淡一点,边缘就更清晰了。”
    在内容选取上,陆瀚宇根据收集来的信息,着重印刷儿童画册,以及当下京城学子们最热衷的学术书籍。
    没过多久,
    一批批崭新的书籍便摆满了各个书铺的货架。
    洁白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瞬间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
    一时间,京城的书籍市场迎来了一场变革。
    原本靠人工抄写、价格昂贵的书籍,
    在陆瀚宇的印刷工坊大量印制下,价格大幅下降。
    学子们再也不用为了一本心仪的书籍而节衣缩食,
    普通百姓也能轻松购置一些启蒙读物。
    各个书铺里人潮涌动,大家争相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书籍,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陆瀚宇站在自家书铺的角落里,看着这热闹的场景,
    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秦禾苗的期望,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
    秦禾苗看着印刷坊的各项事务都步入正轨,
    运转得愈发成熟,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深知,要想真正勾起儿子对读书的兴趣,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