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鼓楼幼虎  我靠破案养家糊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口口相传的威力能到什么程度?
    在通讯不便的年代,一首魔改的儿歌从南到北都能保持一致。
    我背上一个书包,读者集体炸学校。
    如果把传播范围局限在一个街道内,半天时间足以人人皆知。
    常威吃晚饭的时候得捂住耳朵。
    饭桌上全是对杜野事件的讨论。
    只是被冤枉成小偷,传到95号院的时候已经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常威为顾正感到悲哀。
    因为真的要旱三年。
    不知道未来某一天,顾正会不会被人打死!
    兴许是因为鸡蛋的事情,或者今天给她买了新床,也许还有平冤昭雪的英雄光环,常珑今天特别黏着常威,吃饭时不停偷偷看他,还主动给他夹了几次菜。
    常小蛮气坏了。
    吃完饭,姨侄俩就在院子里大吵一架。
    听了大家的讨论,常威才知道,自己有了个花名。
    不知道哪个缺德玩意带的头,现在提到他,都说——鼓楼幼虎。
    虎是胆识,也是本领。
    除了东北之外,其他地方用虎来形容人,大概都是赞誉。
    只有公安系统知道,这娃不是虎,他的工作证上写着龙。
    可常威一点不喜欢这个虎字。
    林子里还有只小老虎会坐立不安的,最后没什么好果子吃。
    杜野案是今天,或者这一段时间,东城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如果公安系统破获一个杀人案,人们最多提上两句便没了兴趣。
    可如果昭雪一场冤案,人们最少讨论一个星期。
    国人的情感是朴实无华的。
    他们面对不公时习惯独自默默忍耐。
    对敢于反抗的人,嘴里骂着傻逼,心底大为敬佩。
    一个街头小痞子,一个平头百姓,受点委屈肿么啦?
    可是现在有人敢为他出头。
    并不惜把一个官给抓起来。
    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干部。
    这是咱鼓楼的娃,夸一夸肿么啦?
    常威听着家人们的赞誉,默默低下头吃饭。
    他查杜野的事情,并没有想那么多。
    只是因为这笔钱是自己给的,杜野被人冤枉,他觉得自己也受到了侮辱。
    甚至明天去炮局胡同,他也是揣着报复聂海芳、先下手为强的小心思。
    他自悔,现在还对不起这份荣誉。
    他自醒,未来要对的起这份荣誉。
    杜野案的影响还不仅仅在民间。
    好在民众的关注都被冤假错案转移,没有注意到鼓楼供销社内部腐败问题。
    为了不再招惹这个头铁的小警察,市供销社系统立刻展开自查,并要求全市范围内都挂上横幅——不得无故殴打顾客。
    国营饭店不明所以,觉得这句话符合上级精神,也开始悬挂张贴标语。
    到了明年,十周年庆,代表进京,看到这一幕后大为敬佩京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于是各地纷纷效仿。
    自此而始,一挂就挂了三十年。
    鼓楼街道办,书记办公室。
    陈铭记沉思着。
    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
    常威一直想要推广鼓楼经验,除了矛盾不上交之外,对地坏反富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关心也是重点。
    从建设的角度出发,国家不缺这点子劳动力。
    但是这些人如果能够彻底改造成功,对于社会安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之前陈铭记以为常威是在喊口号。
    而现在,他真的在这么做。
    虽然,这一次的对象只是个街头小混混。
    他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理念。
    真好!
    明天开始重点关注下这个叫杜野的年轻人,让他改过自新,让他成为榜样。
    常威不知道他们脑补的画面和未来的变化,吃过晚饭,乐呵呵的看了会常珑和小丫头斗嘴,见何雨水已经收拾好行李,开车送她去学校。
    寝室外面,正好遇见于海棠。
    她换了一身青灰色列宁装,笔挺的黑色裤子,脚下一双黑皮鞋。
    也不帮着何雨水提东西,绕着车转了两圈,拉着不便入内的常威闲聊。
    “我知道你,你是叫常威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