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 立嗣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那朕一会儿写一道旨意下去,你带回枢密院批复一下,就给王韶发过去。”
    “韩绛目前坐镇陕西路,其弟韩维坐镇河西,后续的地方治理交给他们兄弟二人即可。”
    神宗皇帝快速整理了一番,写下一道圣旨,交给韩明。
    “是,臣会尽快通知韩绛他们做好后续的社会维稳工作。”
    “不过陛下,您有没有考虑过,若是拿下青唐吐蕃,董毡本人该如何处理?”
    韩明一开口,就让神宗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理说,董毡自其父唃厮啰去世后,一直靠近大宋,并且积极配合。”
    “朕还真不好下如此雷霆手段,解决整个青唐地区。”
    神宗皇帝还是很感激董毡对于大宋这些年的贡献,只不过国家大事,决不能放在个人情感之后。
    得到青唐的地理意义不小,当然青海一带的资源也不少。
    还能够借助青唐的位置,窥探更深层的西藏地区,这些都是好东西。
    神宗皇帝现在对于开疆拓土很是热衷,以前是没实力,现在实力够了,周边的各国感觉全都是上好的土地,必须划拉到大宋境内。
    “陛下不妨亲自给董毡去封信,言辞恳切一些,劝慰一番,说不得能够轻松解决此次事件。”
    韩明给出自己的想法供神宗皇帝借鉴。
    “嗯,此法若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儿,至少免了许多兵戈。”
    神宗皇帝点头认可,随即就泼墨挥毫,写下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交给韩明。
    “如此便妥当了!”
    韩明收好圣旨和书信,就打算告辞离开。
    “静远,先别走,朕这里还有一件事儿,一直理不清头绪,你帮帮朕?”
    神宗皇帝露出一丝无奈无助的笑容看着对方。
    “陛下这是?”
    韩明隐约察觉这位官家的意思。
    “你也清楚,元丰北伐这件事儿,朕有些操之过急,以至于酿成大祸,害了无数人。”
    “自那以后这大半年,每每午夜梦回,眼前总复现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以至于身子每况愈下,忧心忡忡。”
    “因此,朕想先把储君的位置定下来...”
    神宗皇帝的话一出口,韩明当场僵立,随后一句话都不敢说,就那么低头闷着。
    “朕知道你是什么想法,只要是朕指定的人,你绝对会全心全意辅佐。”
    “可是朕下不定决心啊...”
    神宗皇帝拉着韩明走入偏殿,有些疲惫的低声述说内心的烦忧。
    “陛下如今还算年富力强,不应如此着急,可在缓缓!”
    韩明想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一句劝慰的话。
    “朕的身体什么样,朕清楚,能再活个十年都算是天老爷开恩。”
    “不说那些,你觉得朕的儿子中,有哪个能够承继大位,将咱们亲手创造的时代交给他呢?”
    看着眼神熠熠生辉的神宗皇帝,韩明也无奈苦笑。
    神宗皇帝生的孩子不少,但是早夭的不少,就以现在来说,他已经没了五个儿子。
    第六子赵佣,也就是后世未来的哲宗皇帝赵煦(改名后),现在也不过四岁的年龄。
    而这,已经是神宗皇帝最大的儿子了,剩下的就要数熙宁十年出生的第七子赵价,以及元丰元年出生的第八子赵倜。
    这俩哥们现在会不会说话都是个事儿,更别提立储的问题了。
    “陛下,您觉得您有选择吗?”
    就以当前来说,三个儿子,赵佣最大,但却是昭容朱氏所出;另外两个,则是贤妃邢氏所出。
    从地位上看,还是邢氏更占上风。
    可韩明知道,这位贤妃邢氏可是个可怜加倒霉人,自己前后所生四个儿子全部夭折。
    这里边的包括神宗皇帝次子赵仅,第四子赵僩(xian四声),以及上述的第七子赵价,刚出生一年的第八子赵倜。
    别看现在赵价和赵倜还好好的,四五年后估计也要跟最自己的哥哥一样,早早离开人世。
    这样一来,赵佣算是坐稳了最大年纪的宝座,虽然最后二十五岁也撒手人寰,但是好歹活到大了。
    想着从英宗皇帝开始,这一家人活的都短命,韩明也是无可奈何。
    “除了佣儿,朕确实没有太好的人选...”
    神宗皇帝苦恼的捂着头,整个人都衰败下来。
    “陛下若是能保重身体,未必不能与大娘娘再诞龙子,这样一来,身份地位之类的...也有保障。”
    韩明说的话他自己都不信,老赵家传到这里,基本陷入了死循环。
    只要能活的久一点,没有太多的乱七八糟的破事儿,外加母族正经,基本就能拿出来在皇帝这个位置上,议一议。
    就连皇帝的兄弟,上下一搜索,都能拿出好几个叔伯兄弟出来,够资格继承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