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2章 不堪回首的记忆!!!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随着韩某人走马上任,北伐的颓势也稍稍的止住了些。
    可惜从总体战事来说,大宋如今是强弩之末,已经从攻势转变成了守势,而辽国士气正旺。
    即便是辽军数量少于宋军,但是论起底牌这一块,经历过盛世之后,还踩着点尾巴的辽国,还是有几张的。
    可惜神宗皇帝盲目自大,自认明面实力已经盖过辽国,就打算一战收复燕云。
    结果选错时机不说,还将国内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些家底,白白浪费了一大堆出去。
    最重要的可是人员,整个北部战区常设陆军二十万,步军十五万,骑兵五万。
    这次折在蓟州城下的近五万宋军,可是直接削掉了四分之一的配置,这让所有人都心疼的要命。
    民间不用说,家家披麻戴孝,虽不至于十室九空,却也酿成了巨大风波,这是自仁宗末年以来,大宋遭遇的最大滑铁卢。
    堪称一战将大宋建立起来的部分国威和信仰给打碎了,北地百姓虽不敢明面指责神宗皇帝,但是指桑骂槐还是能够做到。
    比如此次背锅的北伐二人组——郭逵、顾廷烨。
    二人的名声在北地臭了天,老百姓们恨不得亲手绞死这两个刽子手。
    当然对于直接凶手的辽国,大宋百姓也是恨得咬牙切齿,想要食肉寝皮。
    不少阵亡军户家庭中剩余青壮年,纷纷头戴白巾参军报仇去。
    底下传来消息的时候,作为被临时任命河北东西路、河东路的三路大总管的章楶,也是无奈叹息。
    “大总管,您看?”
    负责北部战区征兵事宜的种建中,哦不,现在应该叫种师道了。
    作为韩明特意培养,并且收为弟子的种师道来说,自己能够以二十七岁的年龄,统筹北部战区的基础兵员工作,可是都是多亏了自家老师的重视。
    种师道曾经拜过大儒张载为师,因此韩明没有强调让他改换门庭,只说:“文有文道,武有武道,互不干涉,互有弥补,岂不美哉?”
    因此种师道将韩明视为自己在军事领域的老师,至于那位后世大名鼎鼎的‘横渠先生’张载张子,人家早就沉浸在编纂《资治通鉴》的伟大事业中了。
    原本对于张载,韩某人想着这位儒学大佬好歹也是说出‘横渠四句’的高人,就曾安排他进入中枢任职。
    结果没几日,这位兄台就被司马君实拐带走了,顺便表示这样的大才不应浪费在朝政上,而是应该在文化教育上。
    韩明只能没办法,只能挥手放了这位大佬一马。
    章楶作为岁数直追王介甫等老中年一代的高龄统帅,属于是有些大器晚成的类型。
    作为三十九岁进士及第的他来说,若是没有韩明从中帮扶,可是要六十五岁的时候,在哲宗朝元佑六年,才成为一路安抚使。
    随后如同开挂般,展现了自己和黄忠类似的,叫做‘越老越妖’的技能,威震西夏。
    反观如今五十出头,就提前走上人生巅峰,一人执掌三路,虽然是暂时的,但那也大宋见国以来第一遭。
    章楶揉了揉太阳穴,声音沉闷开口:“正常推进就行,不过你要和他们说清楚,现在参军,也不会立刻上战场。”
    “他们若是等得了,就慢慢等,总有偿还这场血债的时候。”
    “若是等不了,一律扔出军营,宋军可不招收报仇心切的‘刺头’!”
    章楶的话让种师道心中有了底,随后抱拳离去。
    看着对方背影,章楶把桌面下的枢密院密令摊开在上边。
    “令郭、顾二人联合余军死守涿州,构筑城防,不得后退。”
    “种谔、种诊二人死守云州,不得丢弃所占之城池州府!”
    “张樵前出涿州以北涿水驻扎,修建前沿工事,抵御辽军骑兵;潘孝严率军绕道刘李河,埋伏辽军侧翼。”
    “杨老将军尽量不要安排其作战任务,能劝劝就劝劝。”
    “若是还有出战的想法,就让曹评那家伙陪着。”
    “把老将军的军旗立起来,好好给辽军的狼崽子们瞧瞧,当年的那位爷,现在可还提的动刀!”
    看着前面还是正经的部署战斗,结果到了密令尾处那段话,章楶哭笑不得。
    果然,韩明对待自家老师的口气就是不一样,而且完全拿不住老爷子。
    因为韩某人的横空出世,杨文广老将军这后半辈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这人心情好了,自然活得长久。
    原本熙宁七年该离世的老爷子,活到了元丰元年,亲眼见证了北伐的事宜,可惜棋差一着,落得个七零八落。
    如今退回后方,整日的唉声叹气,尤其是蓟州之战后,更是脸色愁苦。
    章楶想到如今七十九岁的杨老爷子,依然精神抖擞,不由得笑道:“看来韩相把所有的情况都安排好了。”
    “这一仗估计有得打了,看来下一批军需需要尽快发往前线了。”
    随后整个北境三路快速运转,前出的前出,后撤轮换的轮换,大批的军需粮草从雄州出发,源源不断的押往涿州前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辽军方面,在接到探报显示宋军没有趁势收缩兵力,退回宋境的消息,耶律洪基和萧伯玉正在大眼瞪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