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大刀阔斧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这让仁宗皇帝突然感觉到朝廷的风气变化无常,似乎有了更大的活力。
    随后韩明在众目睽睽之下,修改了关于‘黥面’刑罚的处置。
    韩明将‘黥面’刑罚的范围更改,在一定程度是将‘降兵’、‘配军’、‘强行招募’这三大项,缩减到了‘配军’一项。
    在韩明的观点里,‘降兵’和‘强行招募’这两类人,都是人,没有区分贵贱之分,更不应该用这种刑罚处置和侮辱对方。
    而在‘配军’,即发配人员里,韩明也做出规定,除开罪大恶极,例如拐卖儿童、杀人越货等重大罪过者必须黥面外,其余例如偷盗等小罪都按量裁刑。
    这种做法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朝廷和社会民间的讨论。
    在陕西范围内,老百姓一下子就被调起了部分积极性,对于所谓的军队的排斥性也小了不少。
    他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阐述韩明军改的利弊,因为这就是韩明和朝廷想要的,一个广泛而有益处的讨论。
    一时间,整个陕西和韩明都被此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朝廷之上,经过数次事件的发展,台鉴这帮人算是看清目前的局势了。
    整个朝廷,上到官家,政事堂的大相公们,下到在京五品官员,他们竟然莫名奇妙的串通一气,来偷摸推动陕西军改。
    这让台鉴的各位一阵气极:这还玩个屁!
    你们都有这个想法,直说啊,这么玩,我们台鉴不成了里外不是人。
    而这一刻,他们对于那位高高在上的官家,都有了怨言。
    他们本身就是拥护皇家一脉的,您这种突然把我们推出来当炮灰和boss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总之看透这一点之后,台鉴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戏最重要的心理,和官家、政事堂等机构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对于这次黥面之刑的试探,让韩明感觉到了一种特殊性,似乎现在就是全面推进的时候。
    为此韩明也不在逐步试探,直接一纸令书从青涧城发出,传到京兆府。
    而接到韩明令书的薛向一看,瞬间精神大振,他知道,事成了!!!
    “向整个永兴军路发放文书,自即日起,全面推进陕西军事改革,自政令到达之日起,所有州府路必须无条件执行。”
    “安抚转运司将会以主簿王韶为首,成立巡回检查组,明暗交替,巡查军事改革问题。”
    “韩明安抚转运使将会亲自坐镇边境,推进边军改革。”
    “一切后勤军需问题,将会由本官全面协调管理。”
    “诸位同僚,此次军改,乃是自庆历三年以来,朝廷再一次进行的一场小规模改革。”
    “规模虽小,只局限于陕西一路,但若功成,我等之功将会遍及整个大宋一十八路,诸位更会名垂青史。”
    “薛某在此希望诸位同僚能够勠力同心,完成此次军改。”
    薛向头一次觉得这么刺激,可以参与到未来大宋军制的建设中,这种感觉,很有一种舍身卫道的冲动,让人不由热血沸腾。
    “我等必定勠力同心,完成任务!!!”
    堂下官员也莫名能理解当初庆历新政时,范文正公那种舍我其谁和意气风发了。
    这原本是孤勇者的宴会,现在让韩明传达了给了每一个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而改革,也是一场不下于暴动革命的无硝烟之战......
    喜欢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请大家收藏: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