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世界的中原,白糖也是不少的,属于较高等的食材。因为甘蔗的种植面积有限,没有甜菜,因此产量不大。棉布,则是金鹏国特产的印花织金布,绚烂艳丽,贵妇们十分喜欢。
瑞王的使者递牌子进宫,给后宫中的女眷都奉上了礼物。当夜元烈帝驾临贵妃的长春宫,第二日他离开时十分满意,因为贵妃代瑞王送了他一份极其丰厚的孝心。
同时元烈帝也清楚,这份孝心,应该是两个儿子,外加颛孙大郎一块儿送的。
外海贸易越发兴旺,颛孙恬义修整运河的折子终于递上来了。折子里没说征发徭役的事儿,但群臣已经都清楚要怎么办了——头一回买奴隶回来干活,实在不好听,这事就直接当成一个共识,但提都不提了。
自然也不可能是通过朝廷去买,有七拐八拐的商人接了买卖,闷不吭声地外出买卖奴隶。
颛孙恬义最近也打听清楚了:“陛下,甚至无须金银,咱们用瓷器与丝绸,与他们换奴隶就可了。所以,陛下……”
暗示:您的御窑是不是借点出来?
元烈帝想了想:“废瓷皆可交予爱卿。”
御窑烧废了的瓷器,是要砸碎掩埋的。元烈帝实在不想他自己用的东西拿去买奴隶,就用废瓷,也就是垃圾去换吧。过两年再拉几个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出来,就说是偷盗御窑的废瓷,这废瓷的来源就有了,半点都和他沾不上关系。
“陛下英明。”
一船一船的奴隶下船,户部的户籍多了一个种类——外买官奴。
大食与罗马的奴隶主也发现了中原这个大主顾,但在此之前,他们是被禁止直接进入中原贩奴,都是在新西南的一些港口城市,卖给海商。虽价格也不错,但他们总归是更眼馋富裕的大楚。
现在,终于中原允许他们直接进入了,大量奴隶被贩卖进入了中原。
奴隶们最初是惧怕的,在大食或罗马,无论生活如何困难,总归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即便是从家乡被掠来的,至少知道家乡在哪个方向。他们也曾听说过东方,可有人说东方都是妖怪买奴隶是为了吃,也有人说东方都是黄金……
大批量的奴隶到了后,中原人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西边的奴隶有点矮小。
这就得说到目前东西方饮食的问题了,东方最下层的老百姓主粮是豆,可蔬菜还是很丰富的,且有食盐。如今是盛世,百姓也能少量食肉、蛋。
反观西方……全民食肉是要养殖业大发展,才会出现的。目前那边底层人的饱腹之物,是芜菁和萝卜,盐不要想,肉蛋是做梦,那边底层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高大健壮的奴隶,要么是被掠夺的奴隶,要么是因各种原因堕.落的前自由民。这些都是之前的精选奴隶,现在大批量购买,自然没这么多的“精品”了。
但既然要买,用还是要用的。
奴隶们则认为他们遇到了仁慈的主人,因朝廷派了人盯着,所以接收和运送奴隶的人,还算守规矩,加了盐的煮豆子,也都算能吃个六分饱。因为看着这群人太瘦了,一路上还给他们加了两顿糙米熬的粥。虽然因为砂石和麸皮,这粥的口感过于扎嘴,但对目前这批奴隶们来说,这大概是他们这辈子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
他们被带到了运河各地,开始工作了。
在这里,他们能吃到更多的饭,虽然有时候能吃出来食物是发霉的,但作为奴隶,他们是真的不在意。奴隶中,当然也有搞事的或油滑的,这种的找出来处理了也就罢了。
在彼此能更好地沟通后,奴隶们的工作加入了奖惩,干得最好的那一组有饼,有饭,甚至有肉,有酒。未来,他们还能有自由。
奴隶也开始出现在了普通人的生活中,那位有胆气的女子赵二女,便买了个高壮的男奴隶回来。她本是为家里的小子买的,那孩子要去书院读书了,别家都给安排个书童。
她如何不知道书童的弯弯绕?白日给主子干活,夜里给主子干。男子体力好,且不愁年纪轻轻弄出子嗣来。
“歪门邪道的事情,你可少做。”她特意花高价买了个高壮的,大胡子、绿眼睛,当门神都够了,且反复叮嘱儿子。
小少年脸皮薄,被说得满脸通红,但他一个市井间的孩子,又跟着母亲在街坊间行走调停,见多了好赖,当即应了赵二女。
可后来这事儿就开始歪了,说赵二女买了个汉子给自己用。
在这期间,这位买来的奴隶“达安”老实肯干,还很聪明地学了简单的对话,倒是让赵二女另眼相看。
结果背后传的这消息是有鼻子有眼的,还是相熟的妇人来找她,让她赶紧把人卖了,否则名声要坏到底了。
赵二女想了一夜,把儿女叫来了,关起门来跟他们商量了片刻。又出门找了达安:“咱俩成婚,你娶我,可好?”
达安傻了:“你,主人。”
“给你消奴籍。”
“……”达安琢磨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反派BOSS的职业修养[快穿]》 170-180(第8/26页)
这句话的意思,立刻点头,“你娶我!”
他们那边只有一个“结婚”,没有嫁娶的分别。赵二女一听就笑了。她也是要让他入赘的,但给了他一个平民的出身,也不算趁人之危。
当即赵二女带着达安去消了奴籍,外加办了入赘的婚书。
两人回来也没大办,只张罗了两桌酒席,给达安置办了一身新衣,赵二女将早年间的一身褪色的红衣取出来穿了,脑袋上扎了一朵绢花。
赵二女换了衣服出来看见达安不由得一愣,这大胡子剃了大胡子,竟很俊气。
街坊邻里还是都来了,楚朝虽然也崇尚女子的贞,但京城寡妇二嫁也没人多说(之前背地里说她,是因为她“偷”)。赵二女为人爽朗,街坊传她的闲话,此时却也来给她撑底气,都带了酒肉随礼。
“赵二女,你这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