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英王点点头,他觉得他进步还是挺大的,这次反应不算太慢。
当年老四从太子身边跳到他这儿来,说是兄弟之争,其实也是家族之争。
他们这些皇子,从诞生,代表的就不只是自己,看似是为了个人做出的决定,其实后头牵扯无数。没人能凭个人喜好做事。
英王垂着头,过往的事情浮现在脑海中。
敖昱不打扰他,他这样子也算是顿悟了。傻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反派BOSS的职业修养[快穿]》 170-180(第9/26页)
乎万事听话的傀儡不错,但有自己决断的英主,敖昱更方便。
敖昱的奏折先于罗马使臣进京了,皇帝原本已经做好了又看一大堆废话的准备。
没想到,这奏折虽依旧很沉重,却没一句废话。
前边两千多字,都是对于罗马国内风俗的讲述,除文字外,还配有小图。
其中有些元烈帝知道,有些元烈帝也是第一次听闻,看完之后,元烈帝脑海里只有四个大字——虎狼之国。
这个国家的富裕与繁荣,依靠的是对外掠夺外族,对内盘剥奴隶,奴隶的最大来源是掠夺。当掠夺来的奴隶减少,他们的贵族就开始向本国的“公民”吸血。吸自己的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只能继续掠夺,但周围的小国与蛮族皆已破灭,他们先找上了大食,碰了个头破血流。
大楚购买奴隶,让他们缓了一缓,也让他们看到了大楚的富庶,所以,这是要转变目标吗?
元烈帝放下奏折,命内侍把理藩院新送上来的罗马使团奏折又翻出来了。
他原本看了两句话就腻歪了,都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此时耐着性子从头看到了尾,还真让他看出了更多的东西。
“一群蠢货!”元烈帝头疼,骂的是理藩院的,却也骂他自己。为何当日没看完,竟险些坏了大事。
罗马的使团规模不小,有近百人。靠岸后,每经过一座城市,都要细细观看,甚至在多座城市都登上了城墙高楼(俯瞰全城,怕是军营驻扎都看见了),还因为好奇,靠近观看了守城用的床弩。
他们还尤其喜欢郊外的美景,几次停车,要求观赏景色。
理藩院的各种称赞他们自己对使团的照顾,“蛮夷无不惊呼,高诵我大楚之能”。
元烈帝拿舆图比画了个大概,使团几次要求停车的地点,很可能都是可以安营扎寨的地点。
果然来者不善,这哪是来进贡的?这是来探查进攻路线的。
元烈帝用手指按着额头,他早就对大食、罗马和罗刹心怀戒备。之前动兵西南,也是见罗马与大食打得难解难分才动的。如何就不知不觉对罗马松懈了呢?
唉……奴隶买多了,真就以为人家是跟自己做买卖的了。不对,大郎是要去西边,让他家少将军去北边?
对方这探的,不是西南来兴京的路吗?
元烈帝先把理藩院的折子看完,里边有一句理藩院得意洋洋的夸赞“知北上之路尚有十余城,大惊,遂不再停。”
元烈帝哭笑不得,原来理藩院为了让来京的使臣队伍感受到大楚的强盛与富庶,也因为运河正在分段修缮,还用的都是人家的奴隶,被看见了不好,因此没走水路,甚至还为了炫耀,特意绕了路。
因为路太远,城池太多,对方不得不改变了主意,停止了城市勘察。
这也越发看出罗马的贪婪,他们不是来劫掠的,竟要一口气攻陷大楚的首都?真是好大的口、气!
“呵!”冷笑一声,元烈帝将理藩院的奏折扔在了御案上,刚意识到罗马心怀歹意他是忧,甚至还有些惧。此刻却只剩下了暴怒,当他的大楚是个核桃吗?敲开了壳便能吃了?
再接着看敖昱的奏折,元烈帝的心情就截然不同了。
他自请调到陀安州,让小月亮去北边的胡麻关,英王和瑞王守新旧西南。
“倒是会给英王划拉地盘。”这一大片,在舆图上连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弯月,这位颛孙大郎居中调度南北。
元烈帝犹豫了片刻,担心病弱大郎的身子撑不住。打倭寇是精锐士卒跟阴招无数的地痞无赖开打,打罗马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壮汉正面掐架。
英王造反?现在局势都定了,他有什么必要背个犯上作乱,弑父杀弟的罪名?觉得日后登基太平静了,给自己找点事吗?先帝篡位的事儿,都到如今了,还有人嘀咕呢。甚至等老二登基了,他都得先去拜光宗太子,再去拜他皇爷爷。得老二的儿子继位了,可能这事儿才算平息。
且英王和太子性格也不一样,他在外边闹腾,但入朝不会夺权,只会“父皇英明”。无论嘴上,还是实际上,都不会跟元烈帝对着干。
所以,元烈帝就只愁一件事——万一战事紧急时,大郎嘎嘣一下,躺下了,他耽误事怎么办?
元烈帝把信王叫来了,想了想,把五六七皇子也给叫来了。
信王:“……”他那该死的预感又开始上下蹦跶了,尤其是见着几个眼睛冒光的皇侄后。
他用哀求的眼光看向皇兄,元烈帝很“自然”地错开了视线,和蔼地看着三个儿子:“原来一直觉得你们三个还小,但今日突然想起来,你们几个哥哥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就开始担着差事了。而且,老五也要开府了啊。”
五皇子特别激动地应了一声:“是!父皇!”这话还能听不明白吗?这是要给他们安排差事了。
元烈帝大笑:“哈哈哈哈!”
信王绝望,无论什么差事,跟这仨小马驹一样的皇侄一块儿去,都不会轻松。
“草原那边不太平,将军还是得用在刀刃上,朕有意让你们前去陀安州,助颛孙巡按兴修水利。”粮店才是硬菜,但能不提就不提,尘埃落定前,得把“真心肝”藏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