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门,戴柯往车头挂好盒饭和冬瓜茶,风风火火骑车走。
梁曼秋有些无助地望向戴四海,说好同进同出是惩罚的一部分。
戴四海随口道:“越大越难管,小秋,不用管他,收拾一下桌子,等哥哥回来就开饭。”
梁曼秋错过了惩罚,并没有如释重负。
隔壁档口挂出旺铺招租的牌子,戴四海蠢蠢欲动,一天要张望好几回。
阿莲开玩笑:“别看了,一天天早中晚都要看一次,打电话跟房东签下吧。”
戴柯不在,她跟戴四海讲话似乎松弛许多。
戴四海笑了下不置可否,恋恋不舍再看一眼,转身去明档搬盛菜的托盘回后厨,一会吃了饭一起清洗。
戴四海起了拓宽后厨的念头,这样每天能多开两炉烧鹅,多挣一点钱。附近熟客稳定,供需基本平衡,又怕多产滞销。他考虑过到其他地方开分店,配料和手艺问题又难以传承。
戴柯在档口帮忙仅是为了挣一点零花钱,对厨艺毫无兴致,丝毫没有继承衣钵的觉悟。哪怕戴四海赶鸭子上架,最快也得等过两年他读完初中,才能开班授艺,真正接手起码得等到他20岁以后,到时还不知道市场是什么光景,父子关系如何。
戴四海不太想戴柯接他的班,干餐饮太累人,还是希望他多读点书,以后能找份坐办公室里面吹空调的工作。
可惜班主任给戴柯判了死刑,暗示他连全海城最次的翠田高中都考不上,早点做好读职校的准备。
戴四海时而看开,时而恨铁不成钢,即便中考垫底考上翠田高中也不会让戴柯上——那都是什么地方,全海城唯一一个走读的公立高中,打胎率比高考本科率还高,人称翠田打胎高中。
所以他得铆足劲挣钱准备给戴柯上私立高中。
每当这时候,戴四海看到梁曼秋总要感叹,要是戴柯能有她10%的专注力就好了。
戴柯在外面疯玩,梁曼秋不管档口多吵闹都能安安静静坐着看书。
梁曼秋擦完外面所有饭桌,准备进后厨,里头的谈话声像一道无形的门,将她拦在门外。
只听戴四海说:“除了戴柯念私立高中的学费,我其实还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起码三个房间。两个小孩大了,是兄弟俩还好说,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年龄又差不远,还是不太合适住在一起。”
偷听不道德,但自己突然成为主角,梁曼秋怎么也拔不开生根的脚。
她偷偷贴在门边,以防他们突然回头。
阿莲大概回头一望,声音压低许多,勉强还能听清。
她说:“当初福利院说14岁会接她回去……”
梁曼秋想起三只手也“恐吓”过她,像她这种寄养到别人家的小孩,14岁也要回到福利院。
原来并非空穴来风。
剃头除虱的烦恼好像小巫见大巫,不再那么重要。
戴四海也同步降低声调,“原则上是14岁接回去,但小秋14岁刚好要升初三,贸然送回去,怕影响她中考。”
阿莲:“那高中?”
戴四海:“高中应该就住校了,周末才回来。”
阿莲莫名哀叹,“像我们家在乡下,自己建的房子,虽然房间多,一般出嫁后就没有自己的房间咯。”
“住校跟出嫁哪能一样,”戴四海笑话道,想了想也叹一口气,“再说吧,房子要换,实在换不起租一套大一点的过渡,钱也要存。”
阿莲嗔怪道:“工资也要按时发。”
戴四海笑骂:“哪个月没发?”
阿莲:“不按时而已。”
脚步声往门口靠近。
梁曼秋揣着咚咚心跳,趿拉着小黄拖鞋跑回最近的饭桌边,装模作样擦桌子。
戴四海的声音从背后飘来,“小秋,差不多就行了,不用擦得像镜子。”
“嗯。”梁曼秋低头走去后厨。
寄养生活不愁吃穿,梁曼秋一直清楚她过得比三只手这些福字号的小孩好,书包是新的,校服不用捡别人的,顿顿有肉吃,天天有奶喝。但从来不知道戴四海也会为钱发愁,在她浅薄的认知里,戴四海就是老板,做生意的都不缺钱。
一旦想到要卷铺盖回福利院,梁曼秋登时失去所有计较,剃头也好,偶尔被戴柯欺负也好,都比在那个破落院子来得幸福。
梁曼秋用一种病态的方式,与自己和解。
今天没剩什么烧腊,戴四海重新烧菜,做了豉汁排骨、爆炒鱿鱼、番茄炒蛋和拍黄瓜,每一顿基本保证两荤两素,忙起来就跟客人吃一样的。
菜端上桌,也差不多到了戴柯送餐回来的时间,却迟迟不见人影。
“不会又碰上熟人一起玩了吧,”戴四海走到门口徒然张望,“出去玩至少来个电话。”
阿莲问:“等他一会?”
戴四海转头问梁曼秋,“小秋,你哥哥刚才有跟你要去哪里玩吗?”
梁曼秋圆溜溜的眼睛望住他,默声摇摇头。
戴四海:“回来路上有没有跟其他人约好?”
她同样摇头。
戴四海放话:“不等了,等久了鱿鱼不好吃,我们先吃,留他的行了。”
戴四海找出戴柯的专用饭盆,摊了他的饭菜盖锅里,同阿莲和梁曼秋开饭。
阿莲频频瞧着梁曼秋的帽子,“小秋,现在没外人,可以不用戴帽子,热不热?”
梁曼秋彻底哑了似的,只是摇头。
“小心等下真长痱子。”阿莲叨叨一句,没再劝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