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诶~大娘等你好消息~面条一会送来,你们先收拾收拾行李。还缺什么,尽管跟咱们说。”杨大娘临走前叮嘱道。
林泽将人送到门口,方才进屋把门关上。
这厢房在二楼拐角处,比上次跟谢宁去凤鸣县住的小上很多,不过两个人怎的都够住睡的。
“多福,明儿我自己去县学,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林泽坐在旧椅子上,跟多福说明自己的安排。
多福点头,一边听一边收拾行李。
想了想,林泽又说道,“北山书院若是不准许带书童,你得自个儿驾车回去,晓得不?”
“泽哥,我不能留在这里照顾你吗?”多福有些沮丧,他还想着能一块去书院,自己也能跟着学一些。
“说不准,只是不成的话,你先回村里。”,林泽也没办法,他手里有钱置办房产,但哪里来的不能说。
杨大嫂很快就送来两碗鸡蛋面,“小郎君,这两个馒头和一碟子咸菜是厨房卖剩的,你们别嫌弃。”
“大嫂子,我们不能要,你们做买卖的,不是要亏本。”林泽推辞着不肯要。
杨大嫂没有那么会说话,嘴巴笨些,她只说,“你们好好吃饱些,两个馒头不值什么。”
林泽见她人都走了,总不能追着跑去塞回人家手里。
两人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10-120(第2/16页)
饭食,简单洗漱一番,就躺在床上睡沉过去。
第二天,林泽是被一阵嘹亮的鸡鸣声喊醒。
洗漱收拾完,来到前面大堂吃了一碗粉,方才找掌柜的结账。
“小郎君可是要去县学了?往前头走到有一棵分叉大槐树那,拐到右道,一直走到头就是了。”杨掌柜显然是已经从婆娘嘴里得知林泽昨天说的话。
林泽一边从钱袋子里数铜板,一边道谢,“多谢大叔、大婶、大嫂子和杨二哥的照顾,晚辈铭感于心,日后课业不忙时,再来与您叙旧。”
“哎哟,真是客气了。小郎君一路顺利,我们都相信你肯定能进‘北山书院’,到时候便与我家那三小子是同窗了。”杨大叔满脸的骄傲,三儿子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人。
往日官差来查账、找事,看来三儿子的份上,都不会太为难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在县城里,他们一家能开这样一间脚店过日子的原因。
林泽见多福已经赶着骡车过来,便拱手道,“承您吉言,晚辈先告辞。”
“哎,我送送你们。”杨大叔从柜台后绕出来。
早晨是清凉热闹的,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上,各家吃食铺子小摊早已经蒸汽缭绕。
高低错落的房屋中,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以及小娃起床的哭声,两边茂密的树叶里,鸟鸣声加入这场交响曲。
安阳县的县学与孔庙是相邻而立的,坐北朝南,听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后靠北山,前临县前河,环境清幽。
步入儒学门,这道象征着每一位读书人仕途必经之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包含的激励与感召,是每一位走进来的学子无法抵抗的。
教喻和训导在文昌阁和明伦堂中间的阁楼,林泽进门时已经问清楚大门前的护卫。
阁楼处,假山花木,池水游鱼,只有一老仆用竹扫帚清扫地面的落叶和灰尘。
“老人家,我是本县生员,请问教喻大人在吗?”林泽走过去,礼貌问道。
老仆撑着扫帚,直起腰,慢吞吞道,“在那儿,你进去就是了。”
“多谢,祝您老身体康泰。”林泽颔首。
走入室内,一片幽静。宽大的书案前,一盏香炉,升起袅袅青烟,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案后的中年男子察觉到屋里有人进来,抬眼看去。只见一青衣少年,身材修长,逆着晨光,挺拔地端立于前。
“学生林泽,见过教喻大人。”林泽向前几步,躬身行礼。
杜安眯着眼,细细打量一番眼前之人,抬起袖子指向侧边的椅子,“墨居先生同我说起过你,挺好的小郎君。你来是为了何事?”
“学生宣明二十年秀才,今想入书院继续学习。”林泽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呈给教喻。
这是当年中秀才时,县衙发的证明。里面记录了他的个人信息,以及中榜的具体名次等。
教喻简单翻看一二,反而问道,“你不随太傅大人?”
“老师让我在此安心苦读。”林泽简略回答。
教喻虽然有疑惑,不过即便没有谢太傅的关系在,林泽是实打实的秀才功名,而且名次相当靠前,根据法令,他是可以入书院继续念书的。
“本县有五大书院,你欲去哪家就读?”教喻继续问道。
林泽回,“学生想去北山书院试试,还请教喻大人代为引荐山长。”
“按照朝廷规定,我只能将你列为增广生员,至于是否列入禀生生员,还需看你月考成绩如何,望你知情。”教喻态度也比较和缓,林泽虽然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但无论是谢家还是太傅,他都不能不谨慎对待。
林泽见状,起身行礼,“多谢教喻大人。”
“那你今日先入县学生籍,过两日便同老夫一起去北山书院,经山长考核,若准你入学,便可。”教喻道。
事情办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