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80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老佛爷到底有没有生气?”

    陆薇委婉道:“明瑞小公子很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老佛爷也不例外。”

    弘历:“既然她喜欢明瑞,为什么会生气?”

    陆薇问他:“您带着明瑞过来时,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对太后说明他的身份?”

    弘历解释道:“太后对富察家素有偏见,朕若是先提了明瑞富察家的身份,只恐太后不喜。”

    真是聪明的带孝子。

    太后根本就不是为明瑞一个小孩子生气,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大聪明儿子!

    陆薇只能道:“您事先瞒着她,所以她不高兴。我即使在后宫,也听说过在朝堂上赫赫有名富察氏,不提皇后娘娘的两位伯父,只说她的兄长傅清大人,担任驻藏大臣,镇守在苦寒的藏地,只这一点就值得令人钦佩。老佛爷哪里能不知道呢?所以您尽管放心,老佛爷仁慈,绝不会针对一个孩子。”

    说真的,皇帝确实是给了富察氏很多很多的优待,但真应了那句俗语“国士遇我,国士报之”,富察氏的子弟是有血性的,为乾隆出生入死,肝脑涂地,这位傅清大人,还有未来福康安,全部都是死于军中的。

    还有现在的这位明瑞小公子,未来肯定也会上战场,为乾隆的武功大计,浴血奋战,对于世代显宦的家族来说,不可谓不惊心怵目。

    这一点,不管太后的家族,还是未来继后的家族,他们依托皇恩,在京城享福,拍马都比不上。

    所以嘛,太后有眼有心,日后自会看到富察氏对大清的贡献,一定会对富察家改观的,皇帝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60-80(第5/28页)

    的不要再自作聪明搞小动作啦。

    “您不用插手,让太后自己去听去看就行了。”

    弘历:“你说得对。”

    蹲在墙角的李玉:主子,您这句已经重复第三遍了……

    第64章 第 64 章 二更

    皇帝与陆薇两人去待月轩请太后用午膳。

    太后神情淡淡的, 说:“我没什么胃口,皇上自己用吧。”

    陆薇自觉后退一步,让罪魁祸首乾小四来面对他亲妈。

    弘历俯身打量太后的神色,关切地问:“皇额娘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朕传御医给您瞧瞧。”

    太后不为所动, “我只是没胃口, 不必传御医。”

    弘历笑道:“好, 不传御医。不过额娘还是多少吃点吧。民间有句俗话,吃饭皇帝大,您看吃饭这件事比皇帝还重要,即使儿子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您也得爱惜自己的身子。等您吃饱了饭,再来教诲儿子。”

    太后这才抬眼看他,“我是年老无知之人, 不配教诲你。”

    弘历面不改色地哄道:“母亲教诲儿子, 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皇额娘, 儿子一大早忙于朝政,直到现在连点心也没顾得上用, 现在腹鸣如雷。”

    太后差点被他的话逗笑, 她当妈的肯定舍不得饿着儿子,努力板着脸道:“那就用膳吧。”

    李玉一叠声地喊道:“皇上、太后移驾蓬莱阁用膳。”

    陆薇松了一口气, 总算差不多是和好了。

    估计乾小四这辈子唯一费心思哄过女人就是他亲妈了。

    两位大领导用膳, 陆薇作陪。

    她很想离开啊, 但太后估计还是拉不下脸面同皇帝儿子说话, 就不肯放她走。

    饭桌上有一道燕窝三鲜汤,太后命陆薇道:“庆嫔,你替皇上盛一碗汤吧。”

    陆薇赶紧舀了一碗汤放在皇帝面前。

    皇帝痛快地喝完了。

    很好, 母子俩吵架后,你妈喊你吃饭啦,而你也吃了。这回就是真正和好,太后不再生儿子气了。

    用过午膳,太后不回去紫禁城,她嫌宫里太闷,寿康宫住得也不舒服,预备在瀛台小住两日。

    ……

    皇帝自回紫禁城,他先去了长春宫看望皇后,正好看到令嫔亲自在伺候皇后喝药,于是问道:“身子可有好转?”

    皇后道:“今早起来,明显觉得好多了,御医过来看了,再吃上两副药,应该就能痊愈了。”

    两人说话间,令嫔捧着药碗,躬身慢慢地退出屋子,无声无息的。

    令嫔经常跟在皇后身边伺候,但她的存在感并不高,她很安静,极少说话,但天长日久,却也让人不能忽视她存在。

    比如,皇帝来探望皇后,偶尔没有看到令嫔,就会忍不住想问,令嫔为什么不在。

    富察皇后见弘历的目光在令嫔身上落了一秒,便道:“令嫔是个极勤谨踏实的人,这些日子她服侍我辛苦了。”

    弘历点点头,“总算她没有辜负你的提携之恩。”

    富察皇后摇摇头,笑道:“皇上,令嫔也是女人,宫里的嫔妃们无人不希望能得到您垂怜。您若是有空,多多召幸她吧。”

    人心是肉长的,令嫔的付出,皇后一直都看在眼里。她与皇帝为生育一个嫡子努力了两年,希望渺茫无期,皇后在心里已经开始放弃了。

    既然如此,何不把令嫔推上去?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