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舒宁也就再也不问了,皇上未必不知道凌普的所作所为,就像曹家一样,他难道真的不知道曹家在江南大肆敛财?怎么可能,那钱本来就是替皇上拿的。
凌普搂钱,本就是皇上同意的,他把凌普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让他替太子拿的,只是弄多弄少,得有个底线,贪个三四成没人说,贪个七八成那就要怨天载道了。
如今已经是康熙四十五年,离太子被废的康熙四十七年就剩下两年,凌普也这两年的工夫了,舒宁不急,太急了,总是会把自己作死的。
她倒是更开心皇上把胤祾下放到六部去历练了,第一个去的就是工部,如今河患泛滥,治河是根本,工部在其中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倒是也不比胤禛去的户部要差。
胤祾有喜事,胤裪也有,云婠有孕在身,已经三个月了,明年,十二阿哥府就要多一个小阿哥了。
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就没怎么在宫里待过,舒宁自然也陪着在外,十月才回到京城。
刚开年,皇上就下旨,要进行第六次南巡。
和上次差不多,皇上挑挑拣拣的,带了太子胤礽、长子胤褆、十三子胤祥、十五子胤禑,以及十六子胤禄。
胤禄出发之前还到永寿宫辞行:“这可是儿子第一次出去,实在是好奇。”
舒宁笑他:“不必与我辞行,倒是该和王贵人辞行才是,这次南巡,我也要随侍的。”
“多谢定额娘提醒,儿子这就去。”
正月刚过,皇上就已经预备着启程的日子了,等快到了,全部挪去了畅春园,自畅春园启程出发,大部队浩浩荡荡的经过东安、武清、静海、青县、沧州等地,于二月初一入了山东。
这里汇聚了近十万人,排了一路,说是感谢皇上免了全省旧日所欠的钱粮,这样的场景每次南巡都有,舒宁到不觉得奇怪,她只是在想,究竟为什么需要欠这么多的钱呢?地方上的大小官员是怎么收的钱,以至于百姓们需要借债过日子。
等到了台儿庄,有官员上传口述水患,皇上自然是即刻命令河道总督张鹏翮立即勘察河道,从国库划拨银钱修筑堤坝。
舒宁总觉得这本就是皇上安排好的一出戏,他南巡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出发之前,胤祾都和她说过好几次皇上打算怎么改道,怎么加筑堤坝了。
只是随后的一件事让舒宁有些想不到,皇上有意在此举办诗词大会。
附近几十个州县的是文人一听此事,自然是纷至沓来,没两天的工夫就来了几百个人,都等着在这个时候一举夺魁,惊艳皇上,为自己捞个官儿当当。
嗯,听别人吹自己应该是挺开心的,揽月揽星有时候吹她,即使舒宁知道这不是她,但她也觉得心里舒坦。只是舒宁没想到这些文人真的是什么都敢写。
总共才三天时间,几百个人愣是写了两千首诗,其中一个叫做李克敬的人拔得头筹。
第一名的诗句自然是需要看看的,结果舒宁一看,是这样的。
承天抚世,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130-140(第8/30页)
古帝王,书契以来,未有穆穆我皇。轶殷越周,流虞漂唐,三后在天,配之弥光。
穆穆我皇,其道配天,蔼蔼如云,奫奫如渊。兆民游之,春草露鲜,洋洋泄泄,不能言其然。①
很好,这都把皇上夸成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一皇帝了,她怎么不信呢?
再看第二篇《圣颂》明明白白就是打算颂圣的。
皇矣圣帝,亘古一君,治轶顼喾,德迈华勋。乃神乃圣,允武允文,诗成雅颂,笔追典坟。庙算莫遁,威服无垠,极地极天,悉主悉臣。②
舒宁简直看不下去,这都写的什么啊,直接称呼皇帝为神为圣,还天地俯首称臣,舒宁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接受不了。
但皇上很高兴,好吧,他是个要面子的人,从前就是,现在岁数上来了,更爱了。
只是却没有当场赐官,只是闻听李克敬如今还只是秀才,勉励了一番,希望他能再次是进京赶考,李克敬当然叩首拜谢,有皇上这句话,他绝对不仅限于秀才。
四月,百姓迎送导致麦苗践踏,皇上自然不允,叫停了此事。
一路越往南走,舒宁越觉得天气暖和,路上行人穿的衣裳也更加鲜艳夺目些,胤禄还买了不少东西,给舒宁送过来了一匣子,还给王氏也准备了一匣子准备回宫再给她。
有次皇上过来看见舒宁拿着江南流行的珠花在看,笑道:“这有什么新奇的,珍珠小的很。”
皇上是见惯了东珠的,他的衣服上日常缀着的都是硕大的东珠,自然觉得这珍珠太小了,不够大气。
“你要是喜欢珍珠,叫内务府从东北给你带些回来就是了,那边的珍珠不少,每年都有新的,再叫造办处做些新的簪子就是了。”
但舒宁只觉得这花样新巧,所以拿来看看。
“倒不是珍珠大小,我只觉得这样子新奇,宫里做首饰的匠人手艺自然是没的说的,光看我头上这累丝簪子就知道了,但宫里的匠人年纪大,心思沉闷,就光看着蝴蝶,宝石倒是很大颗,但形态上远没有这只珠钗生动,就像是蝴蝶真的在发间一样。”
“江南是有些新奇玩意儿,曹家就时常送这些东西入京,你既然喜欢,下次朕给你留一份。”
“多谢皇上。”
皇上对身边的人还是很大方的,舒宁最早的时候看胤禛,知道他是个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人,可现在看来,皇上更是,胤禛不过是遗传了他而已,喜欢的人,诸如太子,怎么做他都觉得是好的。
太子近来越发暴唳,皇上带着他南巡,他倒好,因为一点小事就责打侍卫,清朝的侍卫可不是单纯的侍卫,这些都是八旗世家子弟,可太子照样是说打就打了。
之前舒宁就知道太子踹过胤禛,以至于他跌落台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