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训诫  为奴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新上任的家宰正襟危坐,威风凛凛。
    司马将军就在赵媪一旁挎刀立着,那么个魁梧的大高个子往那一站,谁敢翻天?
    那夜大明台里的风声是藏不住的,王父对谢夫人母子的盛宠和对云氏母子的态度很快就似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东壁的每一间屋宇,也传进了东壁每一个寺人的耳朵里。
    何况又经了杖死家宰,发配寺人。
    那谢夫人是雷霆手腕,大马金刀如砍瓜切菜。
    这赵氏母子,事是真敢做,人也是真敢杀。
    而云姑娘在王父面前,好似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得宠。
    因而赵家宰的话每说一句,都似长矛刀尖一样狠狠地砸进了寺人们的心头,一个个全都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原先的曹家宰垂着一双手,一句话没说完就要点上三下头,“是是是。”
    “是是是。”
    “大家宰说的是!大家宰说的是!”
    曹家宰都开了口,其余寺人婆子与侍婢也无不垂手应声,“奴都记住了。”
    这一番番耳提面命的训话,倒叫阿磐想起了怀王三年冬的千机门。
    每有一拨新人入门,候正便要正颜厉色地训诫。
    似什么“为门主生,为门主死”。
    又似什么“立着进来,抬着出去”。
    再似什么,“冒突白刃,舍命尽忠”。
    最后到底要落到“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上来。
    每每三令五申,面谕规诫。
    这样的训话不管在什么地方,大多千篇一律,只有一个要旨。
    那就是要底下人都知道自己到底该对谁竭忠尽智,该对谁披肝沥血。
    千机门如此,没想到赵媪也深谙此道。
    每日屏退了众人,赵媪还要对司马敦单独劝教。
    司马敦不怕在外头打打杀杀,最怕的就是赵媪那闲不住的嘴。
    当了家宰的人就是不一样,一刻都闲不住,什么也都不放心。
    总要殷殷切切地告诫司马敦,“敦儿啊,母亲是托王父和夫人的福,你呢,你除了托王父和夫人的福,你还托了母亲的福!”
    “所以说啊,母亲从小教导你的,百善孝为先!你先得孝,这是你立身的根本,这是你三十岁前必须要有的!如今不一样了,如今你得忠!”
    “不都说了吗?‘忠孝难两全’!你如今是王父的人,是东壁的将军,王父要你往东,你就得往东。王父要你往西,哎,你就得往西,这是前提。”
    “在这前提下,更要听夫人的!咱们娘儿俩以后就是为夫人和大公子活,以后,大公子长大了,还要听大公子的!你牢牢记住了,一丁点儿差池都不能有!你可要牢记!”
    司马敦素来听话,赵媪训一句他便应一句,“母亲说的对,儿都记住了。”
    他没有一点儿异议。
    那也不行,赵媪不交代完,是不会停下的。
    她还要语重心长地叹,“总的来说,要走对路,得跟对人!你要是行差错步跟错了人,再有一身的好本事也没有用!”
    “不信你看那中山君,手底下的得有多少人啊,杀也杀不完。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忠心耿耿的勇士!可你看,他们跟着中山君可有什么出路?全都死啦!死啦死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的不说,眼前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吗?那姓蒋的家宰错跟了云氏,耀武扬威的,没人能比得上他!嗬,还不是一命呜呼,被打得好肉不剩一块儿!”
    司马敦是拔出刀来就能砍人脑袋的人,偏偏在他母亲面前就成了个老实巴交的孩子。
    他乖乖垂着脑袋低低说话,“母亲,儿知道。”
    赵媪嫌他回话力度不够,声音不够响亮,意志不够坚定,愈发急了眼,“啊呀!你瞅瞅你瞅瞅你这样儿!老婆子我真怕你哪天叛了变!”
    阿磐笑,旁人也许能倒戈,司马敦大抵是不能的。
    司马敦愈是拉拉着脸不说话,赵媪愈是急得似个热锅上的蚂蚁,转眼却瞥见司马敦眼神飘忽,一直往廊柱后头瞅。
    赵媪气得扭他,“母亲与你说话!你看啥呢!”
    司马敦脸一红,往一旁避着,低低道,“母亲,放尊重点儿.......”
    “嘿?你吃豹子胆了?”
    赵媪目瞪口呆,惊得合不上嘴巴。
    她的敦敦何时在她面前这般说话?
    顺着司马敦的目光去瞧,瞧见宜公主半张身子正在廊柱后头躲着,只露出了一颗脑袋来。
    那明灿灿的少女笑嘻嘻的,此刻正朝着司马敦看。
    再瞧司马敦,那么个魁梧的汉子虽还挎刀直挺挺地立着,一颗脑袋却红的似只煮熟的大虾。
    赵媪若有所思,登时就变了脸。
    上一刻还是急赤白脸,一眨眼就喜眉笑眼了起来,赶紧起身朝着廊柱后那少女招手,悄咪咪道,“宜公主快来,快来!”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