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70  思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不是为救世而来的吗?”归诩挑眉,“这是凡人赖以生存的活计,若是连最简单的劳作都受不住,你又谈何拯救?”

    重明一时语塞。

    但重明的心并没有局限于这一片山野。他也时常向前来拜谒归诩的官员贵族打听如今山下的光景,得到的回答令他忧心忡忡:

    人世仍有妖魔横行,且战乱频发,帝也为选拔继任者而沉郁不快。

    倒也不出所料。

    以昆仑山的守备和西王母的智慧,沦为天界众矢之的的自己绝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地离开,那么缘由只有一个——母亲本来就是要秘密遣他下界。

    他不相信以母亲的仁慈,会任由众神对人世的苦难袖手旁观。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与人接触。先前领兵征战四方邪祟时,他便常常途经人族的城池,那时他便觉得,这种脆弱的生灵能在天地中创下一方自己的造物,实在不可思议。而在浩瀚的神力将他们的城池尽数摧毁时,他们又会迅速地集结起来,前往下一个适宜聚居的地方。

    妖魔横行本来就有天界绝地天通的缘故,若是让人族因此饱受苦难,在他眼里,多少还是可惜又可悲。

    他必须去见一见那个总是在为子民苦苦求索的人主。

    然而,最先出来反对他计划的不是别人,正是归诩。

    “没有用的。”归诩掬起一捧泉水送入口中,“我与他们不是一路人,你也一样,重明。”

    重明默然无言。归诩继续说:

    “你以为他们当真愿意敬你为国士?他们不过是要一个能笼络天下人心的幌子罢了。你是降世的祥瑞,一旦进宫,必然会沦为他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到时想脱身都难了。”

    “可若是只因道不相同便避世不出,岂不是更要助长了小人威风,与逃兵何异?”重明不平地反驳。

    归诩长叹一声:“南方的三苗驩兜一族屡屡北上,东夷看似臣服华夏却另有二心,此二者早已是顽疾,之所以迟迟未能驱除,正是因为朝野人心浮荡不齐,各有所图。”

    “归诩,我知道你清高不入俗流,可你不想想自己,难道还不想想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吗?天婺山这一方寸又能庇护多少人?说好听点,你是远离尘俗不问世事;说得不好听了,你就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归诩凝望着他的眼睛:“重明,人各有命,你我救不了所有人。”

    真是怙顽不悛。重明心意已决,站起身来:“把战甲还给我,我要入宫觐见。”

    他的发带被归诩一把火烧成了灰,战甲同为神兵不惧凡火炼化,便被归诩藏匿了起来。

    归诩背对着他,跪坐在溪流边的大石上,声音发闷:“不给。”

    “不给?”重明心气也倔,赌气说,“那我就裸着进宫。”

    赤条条地落入凡间,又赤条条地离开。思及与归诩相处的点滴,他终究舍不下萍水相逢的缘分,留下了一支最为艳丽的尾翎,托归诩的弟子转交。

    “交给归诩,告诉他,一旦遇险,手握尾翎,心里存想我的样子,我就能赶回他身边。”

    他故意绕了一个大圈,从归诩的居室前下山。站在房门前,他有意无意地高声提醒里面的人:

    “我走了。”

    屋内没有传来任何声响。

    “……我真是自作多情。”

    讨了个没趣,重明摆了摆手,拎起焚枝便转身离开。

    他没发觉的是,身后的暗室中,归诩将身形隐匿在阴影下,向来无悲无喜的脸上多了些黯然。

    于是,某一年的春天,一目双睛,彩羽稀落,其鸣如凤的神鸟随着祗支国向中原进贡的车马入宫,被进献给在位已有七十余年的帝尧。

    即便过了数千年,重明依然记得那垂垂老矣的人主,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此鸟毛羽解落,肉翮而飞,当真能捕逐野兽吗?”

    不须待使者开口,重明自然有法子证明自己。他先是长鸣数声,随后振起两翼,腾翔而起,于殿内盘绕一圈,又飞出殿外,直入云霄,且飞且鸣。顿时,都城之中的枭鸱恶兽无不遁走。

    倾城的百姓都纷纷出动,遥望着云间的奇景。

    真可谓,仙人问道遗尘去,瑞鸟衔枝入世来。

    陶唐氏的宫殿远不比瑶池恢弘精美,上高不过三尺,顶上覆盖着采椽和茅草。重明体型偏大,活动腾挪都略显逼仄。此外,陶唐氏有一位名叫皋陶的司法士师,总是牵着他那头独角的羊在殿内来回走动,谓之神兽“獬豸”,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思凡》 60-70(第8/15页)

    能辨忠奸,可罚善恶。重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只羊一见到他就会梗着脖子,扬起头上的尖角朝他撞过来。

    一鸟一羊在宫殿内追跑搏斗,把一众大臣都撞得人仰马翻,重明本就稀疏的羽毛掉得满大殿都是。

    他想起了自己司天之厉的母神,她可不会如此轻率地裁夺他人的罪行,不由得摇摇头。

    诚然,归诩的预言切中肯綮,但也并不完全准确。重明的降临被视作天下清明的吉兆,却也仅止于吉兆。陶唐氏极少允许重明干涉朝政,并以“灵鸟不可久居樊笼”的名义,准许重明自由出入宫门,几近于放归自然。而那些王公大臣也各怀心思,纷纷拉拢重明与自己为伍。

    “不了。”重明拒绝得很干脆,“我是灵鸟,不愿参与这些争权夺利的勾当,有失身份。”

    而在陶唐氏逝世后,重明几乎完全沦为了朝堂的边缘人物。苦闷自然是苦闷的,他常常会去都城中的民宅散心,却又不敢打扰其中其乐融融的百姓,只好站在窗棂上窥视屋内。灶火旁玩耍的幼童发觉了窗外的影子,指着他大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