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承蒙夸奖。”李明夷抽空瞟他一眼。

    挺好,还有力气打嘴仗。

    两道锥形的伤口被他从里到外地擦拭完,阿去倔强的表情也已经被彻底抹平。见李明夷放下布帛,又端起什么,他脱口反对:“要不,要不就算了吧,我看伤口已经挺干净的了。”

    “男子汉大丈夫,还怕这点疼?”对方轻描淡写地重复一遍他自己方才夸下的海口,没有商量余地地将端起的液体冲下去。

    锥心的疼痛像把斧子直砍脑门,这一瞬阿去险些以为自己就要被杀死了。

    神志再次回笼的时候,惨白的伤口已经被干净的布帛再次擦拭过。这回,他连痛都感觉不到了,只是迟钝地抽了抽鼻子:“怎么有股酒味?”

    “酒精可以消毒。”见少年已经被折腾得有气无力,李明夷也不再激他。将伤口处理完毕后,他在上面松松地盖上布帛,起身去准备药物。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其他村民都去睡觉了,唯独马和好奇不减,跟前跟后。

    “听闻李郎擅长手术,为何不替他缝合伤口?”没有见识到想看的画面,他无端生出一股遗憾。

    一听缝合二字,已经只剩一口气的阿去当即警铃大作:“还要缝?”

    “那倒不用。”带着药罐折回的李明夷回到病床前,刚给阿去吃下一颗定心丸,接着又补了一句,“等三天后再缝合。”

    “……你是故意的吧。”

    非得吊着他三天,除了增加等待煎熬,阿去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理由。

    他不就偷了那么一二三四粒银子,至于记恨到现在吗!

    “这是为了你能活命。”被如有实质的怨念包裹,李明夷口吻平徐地对方的话堵了回去。嘴上应着,手里的活计也没停,他在干净的布帛上展开一块白纱,将取来的药物一点点倾倒上去。

    阿去紧张的目光当即一滞。

    “这是……”

    洒在白纱上的黑色细粉,不管是质地还是颜色,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活性炭。”见少年面露不解,李明夷将包裹好活性炭的纱布缠绕上去,唇角展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你难道不想亲身验证一下自己的作品?”

    “……”其实也没那么想。

    阿去识趣地把这句话咽了下去,盯着覆盖在自己伤口上的黑色敷料,在不解中慢慢陷入睡眠。

    夏日的雨一落便难以歇止,积蓄了数日的水汽以奔腾之势贯穿天地。从前最被畏惧的大雨,如今却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伞,在养病坊中躲藏着的村民们一边听着雨声,一边祈祷上苍不要停雨。

    除了被军犬咬伤的阿去,大家身上大多只有些轻微的擦伤,刚好能用大蒜素液对症治疗。简单擦了几次,村民们便发现红肿的伤口明显消减下去,比寻常愈合快了不少。

    “原来马道长说的都是真的!”

    直到亲眼见证,众人才信了马和当日的吹嘘,不由对两人生出敬意。

    “等燕人被打跑了,我们一定用最好的牛羊孝敬两位。”

    马和听得直乐:“又要孝敬山神,又要孝敬我们,你们还有的吃吗?”

    “我们平头百姓的,不就是谁能护着我们,就孝敬谁吗?”都是过命的交情了,对方也省去了遮遮掩掩,直言道,“说句大不敬的话,要是安禄山能让我们吃饱饭,不挨刀,让他做皇帝也不是不成。可燕兵实在太过分了,这日子还不如以往半分呢!”

    说到这里,深受其苦的村民们连声附和起来,数起唐军旧日的好处。

    李明夷坐在窗台下捣着药,听着这些只言片语的回忆,目光慢慢地浮远。

    窗外,阴云交叠,怒风咆哮。

    然而就在滚涌的云海边际,一线明耀的曙光若隐若现,似乎就要带来黎明。

    三日后,穷尽暴戾的雨势终于转弱,天空也渐渐平和下来。

    李明夷抓紧时间为阿去缝合伤口。

    活性炭敷料揭开的瞬间,就连他本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两道深深的锥形伤口在闷热潮湿的夏天里捂了三天,竟然干净如旧,一点脓液都没有。伤口边缘也没有任何红肿,甚至有了一点愈合的迹象。

    阿去没有从过医,但受伤流血的经验不比任何人少。

    他不可思议地掂量着拆下的敷料,才发现里面已经吸饱了渗液。看似平平无奇的炭粉,竟然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这就是他亲手烧制出来的药物!

    对于这样的治疗效果,李明夷也颇感满意。

    针对犬咬伤,为了降低深部感染风险,尽量避免破伤风中毒,他慎重地选择了延迟缝合。本来还担心天气的影响,好在活性炭粉发挥了其优秀的物理性质,将感染阻断在了源头。

    抗生素是医学史上的一道伟大界碑,但永远不是感染的唯一解。①

    有那么一瞬,李明夷庆幸来到这里。

    至少,这个开明、包容的时代允许了他的每一次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那些只存在于可能中的解。

    确认没有感染之后,李明夷快速为阿去进行了延迟缝合。伤口处理完毕后,另一个好消息也跟着传来——

    邺城周边的义军已经冒雨赶来,支援这里的乡民。

    不过,尽管有熟知地形的主场优势,兵种的差别决定了义军很难追上高机动性的燕铁骑。之前的几次遭遇后,作战经验丰富的燕兵早已摸索出了一套滑不留手的游击打法,一边四处抢掠,一边消耗着义军的军事储备。

    实际上,邺城面临的这种困境,也正是河北诸郡的现状。战火已经卷土重来,面对无所忌惮、进退如入无人之境的燕兵,散装的义军实在有心无力。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