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冰碗  流放怀孕父不详,边关深山盖大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沈清棠心中微动,还待追问,恰好来人买甜品,她只得先收了秦征扔回来的银子,上马车卖甜品。
    短短几天时间,店里的甜品种类又增加了数样,还是以芒果甜品为主。
    除了芒果慕斯和芒果千层之外,沈清棠还做了芒果冰棍、芒果毛巾卷、芒果冰激凌、芒果马卡龙、芒果派、芒果班戳……
    总之所有沈清棠能想到的、用芒果做的甜品都做了一些。
    有顾客还跟沈清棠抗议:“你这么会做甜品,就不能换换种类?非跟芒果过不去?我家里有芒果过敏的,只能看不能吃,馋的要命!”
    沈清棠虚心道歉坚决不改。
    开玩笑,她是为了卖甜点吗?她是为了卖芒果。
    大概受林家影响,到底生意略微差了些。
    来来往往的百姓不少,驻足观望的也不少,敢到马车前来买的人却不多。
    敢过来买甜品的大都是贪便宜的吃货。
    为的是“买一送一”。
    眼看到了晌午,沈清棠打算收摊先去吃饭,正打算放下马车帘,隔壁跑出来个还穿着练功服的半大小子。
    不是怡红院,是镖局。
    少年跑到马车前,还没等说话先红了脸,结结巴巴道:“要……要十碗芒果冰沙。”
    “好!”沈清棠一次性碗做了十碗冰沙,让秦征领着两个小乞儿帮忙送到隔壁。
    少年只有两只手,拿不过这么多碗冰沙。
    这回沈清棠用的一次性碗是用水做的冰碗。
    沈清棠去街上转悠过,廉价的陶瓷碗大都又厚又丑。
    能看上眼的瓷碗大都很贵,贵到没什么利润不说,指不定还得倒贴钱。
    在宁城跟在北川不一样。
    在北川时,仕女阁定位很明确就是北川的达官贵人。
    可宁城不一样,这座城比北川大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城里的人鱼龙混杂。
    有钱的不一定有权,有权的不一定有钱。
    且宁城人的消费习惯和北川也不一样。
    北川老百姓大都喜欢攒钱。大概收入来源固定且单一的关系,北川老百姓大都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只在乎怎么赚钱。
    或者说只在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吃什么喝什么。
    而宁城老百姓非常乐意在吃喝上花钱。
    比如同样一个月赚三两银子。
    北川的老百姓在吃喝上最多花五百文,甚至比五百文还要少些或者开支的五百文里要包括一家老少的其他开支。
    而宁城的老百姓则可能拿出一两银子甚至二两银子来买吃买喝,剩下一两银子是日常生活。
    至于攒钱的事,能攒就攒不能攒就算。
    像甜品,北川百姓非必要不买。
    而宁城百姓,买的起且想吃就买。
    为此沈清棠的店招旗上放大的四个字是:甜水铺子。
    沈记仕女阁宁城分店都是用小小的一行字绣在了下面。
    旗子是双面旗。
    正面是甜水铺子,反面是沈家族徽。
    甜品定价自然不能像北川一样高到离谱。
    最多比成本翻两倍。
    这样减去买一送一的成本,还能落一点儿。
    而这一点儿利润不足以支撑沈清棠买又薄又透又漂亮的骨瓷碗。
    便宜的看不上,贵的买不起。
    沈清棠纠结了许久才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做冰碗。
    冰碗成本低,硝石制冰后还能反复使用,主要成本是不花钱的水。
    最多花力气去打水。
    唯一的难题是买硝石。
    最后是秦征用二两银子解决的。
    店里日常用冰量大,秦征找了一家冰店连续买了两日冰跟店里的伙计也算混了个脸熟。
    秦征算着伙计下工的时间,买了瓶酒拎了只烧鸡请伙计去馆子里吃饭。
    酒过三巡,再送上一两银子,便买回了何处有硝石能卖给他们的消息。
    至于二两银子剩余的部分,被秦征这个“中间商”赚了差价。
    有了硝石,制冰就不在话下,无非是大盆套大碗,小盆套小碗。
    冻好的冰碗脱模后,略一打磨棱棱角角就是漂亮又别致的甜品碗。
    沈清棠想着等回北川大概率又到冬天了,冰碗、冰碟恰好能派上用场。
    若有闲情逸致,还可以再冻冰碗时往里面加片叶子加朵花,等冻起来会显得更加精致透亮。
    ***
    马车上备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