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想,坦然笑道:“是,臣妾也有些舍不得。所以还请万岁爷日后再来,还把臣妾一起带来。”
康熙就笑了,亲昵道:“那是自然。朕不带谁也不能不带你。江南,朕总还是要再来的。”
这里还有许多事要着手去做。康熙既然开始了,也是不会轻易停下的。
“万岁爷,有紧急军报。”梁九功捧着文书过来了。
康熙收敛笑意,问道:“何处来的?”
梁九功道:“西北。”
康熙已经将军文接过来看了,瑶令在旁边也收了笑意,西北来的紧急军报,是不是漠南蒙古出事了?
黄昏日落尽,海浪声渐渐大起来,仿佛有一片山雨欲来的不安宁感,康熙的眸光沉沉的。
看完军报,他牵着瑶令的手:“走吧。同朕回去。”
漠南蒙古遭侵。
沙俄是谈判谈好了,可暗地里还是怂恿了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袭扰大清,这两三个月就占了乌珠穆沁。
他们就是不让大清好过。
东北初定,西北此时又生乱。说到底,还是因为漠北漠西蒙古未曾全部归顺大清的原因。
若是都打下来一统西北,又哪里来的这么多事?
第103章 请战
准噶尔领兵入侵喀尔喀部,将喀尔喀的地方全部战令。
喀尔喀部只能南逃至乌珠穆沁。但噶尔丹又领兵追至乌珠穆沁,将喀尔喀部赶走,将乌珠穆沁侵占。
喀尔喀部蒙古没有办法,只能向朝廷求援。
一则是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将准噶尔部赶走;二则就是在还没有赶走的时候,祈求皇上能不能想个办法先安置一下喀尔喀部族里逃出来的人。
康熙原本就是要启程回京的,接到这样的消息,便下令全速回京,途中下旨,令噶尔丹罢兵西归。
先要警告一番,如果警告没用,那之后肯定是要起兵的了。
至于如何安置如何起兵,路上可以商议一二,回京后再汇集心腹大臣商议,之后就直接下旨督行了。
西北如今火器营的建制已经规整,这时候对噶尔丹出兵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他的蒙古骑兵厉害,难道大清的火器就不厉害了吗?
在路上的时候,康熙这里时常有大臣出入议事,瑶令便不能总待在这里,她当然也不愿意耽误政事,便领着十一阿哥回了自己的车驾,除非康熙有所需要,事情办完了再叫她过来陪伴,她才会过来。
十一阿哥倒是总往三阿哥处去。和别的哥哥们来往也是很多的,去太子和大阿哥那里就少些。
他还要和三阿哥做礼物送给太子呢,那东西还没完成,兄弟两个还是需要努力的。
“哥哥们去太子哥哥还有大哥那里也少。”
十一阿哥回来吃点心的时候,和瑶令聊天,“四哥说,是太子哥哥和大哥都还想着蒙古的事,叫我们不要过去打扰太子哥哥和大哥。”
十一阿哥倒是确实偶尔会看见太子和大阿哥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00-110(第6/23页)
别一个人呆着。他还小,也不知道沉思和发呆的区别,就和瑶令说两个哥哥总是在发呆。
十一阿哥问过康熙蒙古的事,康熙没有因为十一阿哥年纪小就含糊其辞,而是用比较简单通俗易懂的话将这里头的纠葛与十一阿哥说清楚了。
十一阿哥这会儿就问瑶令:“阿玛说朝廷要派兵镇压,太子哥哥和大哥也是想领兵出征吗?”
瑶令倒是有些惊讶于十一阿哥的敏锐,说两个哥哥发呆,却精准的猜中了太子和大阿哥心中盘算的事情。
其实太子和大阿哥的这等盘算,也瞒不过旁人。只是没想到十一阿哥这么小也能看出来。
后来瑶令转念一想,十一阿哥整日与太子大阿哥混迹在一起,在福建沿海的时候,登海船战船时孩子们都是一起去的。
哪怕是十一阿哥这么小都骄傲于战船炮击装备的强大,太子与大阿哥的感触一定更深。
大阿哥还在朝中办差,太子虽还在读书,可朝中的事务动向他都是知道的,常泰还是西北领兵的人,又在研究火器,太子可不是什么文弱书生的人设。
他只是受制于这个身份不能轻易发挥。
在福建的海船上,孩子们一定交流过这些事。
大阿哥被江南当地的乡绅士族算计,呀都是他们兄弟一起去的,耳濡目染这么多的时日,兄弟之间心有灵犀,十一阿哥能猜中也不是稀奇事。
瑶令就问十一阿哥:“三阿哥呢?三阿哥就没有什么表示?”
十一阿哥道:“三哥要和我做送给太子哥哥的新婚礼物呀。而且三哥说了,他倒是想随军出征来着,可阿玛是一定不会同意的。三哥还说,他完全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就还是不要出去添乱了。”
倒也确实如此。
三阿哥年纪不到。
太子和大阿哥一个将要成婚,一个已经成婚了,有这个能力想这些事。
三阿哥离成婚都还要几年,实在也想不到这些事。
三阿哥都不成,底下的阿哥们有这个热血的心,也是绝不可能出去的。该读书还得读书。
打仗的事还轮不到他们费心。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