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了克服在经济落后地区推广项目时遭遇的阻力,卫雨氲和林竹晓决定深入这些地区,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她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名为“石岭村”的地方,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极为落后。村里大多数家庭都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孩子们往往小学没毕业就跟着大人去附近的矿场或者农田干活了。
卫雨氲和林竹晓走进村子,看到一群孩子正背着背篓,准备去山上捡柴。其中一个小男孩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这个小男孩衣衫褴褛,眼神中透着懵懂和过早的沧桑。
卫雨氲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呀?”
小男孩看了看她,怯生生地说:“读书有啥用,俺爹说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赚钱。”
林竹晓蹲下来说:“可是读书可以让你学到很多知识,以后能有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呢。”
小男孩摇了摇头:“俺不相信,俺爹说他一辈子没读书,不也这么过来了。”
这一番对话让卫雨氲和林竹晓深刻意识到,要改变这里村民的观念并非易事。于是,她们找到了村里的村长,希望能通过村长召集村民开个会,好好聊聊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村长是一位朴实憨厚的中年人,他虽然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村里的实际情况也有些无奈。他帮忙召集了村民,在村子的小广场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带着疑惑和一丝警惕。
卫雨氲站在中间,诚恳地说:“各位乡亲们,我们知道大家生活很辛苦,但是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外面的世界发展很快,如果孩子们不读书,就只能一辈子做苦力,很难改变贫困的命运啊。”
一位老大爷站起来,大声说:“姑娘,你说的轻巧,读书不要钱啊?我们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林竹晓接过话头:“大爷,我们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乡村希望之星’项目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和辅导,不需要大家花一分钱。”
村民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有人表示怀疑:“哪有这样的好事,你们肯定有啥目的。”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卫雨氲和林竹晓并没有生气,她们知道这是因为长期的贫困和封闭,让村民们对外面的事物充满不信任。
为了让村民们更直观地了解项目的好处,她们决定先从几个家庭入手进行试点。卫雨氲和林竹晓选中了小男孩所在的家庭以及另外几个有孩子辍学或者即将辍学的家庭。
她们带着这些家庭的孩子来到附近已经开展项目的村庄参观学习站。当孩子们看到学习站里丰富的书籍、有趣的教学设备,还有那些热情耐心的志愿者老师时,眼睛里都闪烁出向往的光芒。
小男孩忍不住好奇地拿起一本有精美插图的故事书看起来,志愿者老师走过来,温柔地给他讲解。小男孩听得入神,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回到石岭村后,小男孩对他的父亲说:“爹,我想读书,那些老师讲的东西可好玩了。”
小男孩的父亲看到儿子的变化,心里有些动摇。卫雨氲趁热打铁,对他说:“大哥,你看孩子这么有兴趣,就让他试试吧。而且孩子读书有出息了,以后你们家的生活也能变好呀。”
在卫雨氲和林竹晓的努力劝说下,小男孩的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参加学习站的学习。其他几个被选中试点的家庭看到小男孩家的情况,也纷纷表示愿意让孩子试一试。
随着这几个孩子的加入,学习站在石岭村算是初步扎下了根。卫雨氲和林竹晓还为村里的成年人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课程,如养殖技术、手工编织等,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些技能增加收入,从而更加支持孩子的教育。
在学习站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那个小男孩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习也非常认真。他还把在学习站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小伙伴,逐渐地,更多的孩子对学习站产生了兴趣。
然而,要彻底改变石岭村的教育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家长虽然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但还是担心孩子读书耽误干活,家里的收入会减少。
卫雨氲和林竹晓再次深入这些家庭,她们了解到村里的农田因为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产量一直不高。于是,她们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指导村民科学种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专家来到村里后,教导村民如何选择合适的种子、如何施肥浇水、如何防治病虫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的农田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村民们看到自家的收入增加了,同时孩子在学习站学习也没有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开始逐渐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就在这时,薛翠芳放假回到了自己的村庄。她听说了石岭村的情况后,主动要求来分享自己的经历。
在石岭村的小广场上,薛翠芳站在村民们面前,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内向、几乎失去学习机会的孩子,变成现在充满希望、有着明确目标的中学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说:“叔叔阿姨们,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觉得学习没有用。但后来我才明白,学习可以让我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让我帮助村里的人。现在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都是因为有了教育,大家一定要给孩子们机会啊。”
薛翠芳的话深深打动了村民们的心,他们开始全力支持孩子到学习站学习。石岭村的学习站也越办越红火,更多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了梦想的种子。
随着“乡村希望之星”项目在更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成功推广,卫雨氲和林竹晓发现,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也存在差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基础学科的辅导,还需要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于是,她们在这些地区的学习站增加了民族文化课程,邀请当地的艺人、学者来给孩子们传授民族歌舞、传统手工艺、历史文化等知识。
在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庄里,学习站开设了彝族刺绣课程。村里的彝族姑娘们纷纷来到学习站,跟着老艺人学习精美的刺绣技巧。这些姑娘们用灵巧的双手,在绣布上绣出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民族风情的图案。孩子们在一旁观看,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还有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学习站组织了马头琴演奏和蒙古摔跤的活动。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