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他决定将国都迁往他处。
周懿王亲自选定
新都为镐京西北的犬丘,
认为此地处于周人的祖源
岐周与宗周镐京之间,
是最佳的建都之处,
下令在全国征调工匠,
采办建筑材料,
择日开工营建新都。
周懿王四年(前896年)秋,
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
周懿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
“天再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
他感觉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在他的催促下,
大臣们只好跟着他一起迁往新都。
迁都后,
周懿王将新都命名为槐里。
周懿王六年(前894年),
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
周懿王感觉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强大的军队
既不能约束国内的诸侯,
也无法抵御强大的外患。
于是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
征招国中青壮年参军入伍。
他任命虢公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
扩大军队编制,
加强军事训练。
位于周王朝西方的
犬戎长期和周朝不睦,
周穆王时曾经两次征讨,
随着周王朝国力的衰退,
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再次严峻起来。
周军强大以后,
周懿王亲自检阅这支威武之师,
产生了征讨四方称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六年(前894年)秋,
懿王命虢公率师北伐犬戎,
结果大败而归。
征伐犬戎的失败,
唤醒了周懿王对外扩张的梦想,
也打消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在位期间,
周朝开始走上衰微之路,
京畿之地数次遭到戎狄侵略,
以至于《史记》记载:
“懿王之时,
王室遂衰,
诗人作刺。”
但周懿王不思进取,
而是采取退避的消极态度,
简单的以迁都作为挽救国运的手段,
进一步打击了周王朝统治阶级,
使其相关利益和
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懿王之世,
兴居无节,
号令不时,
挈壶氏不能共其职,
诸侯于是携德”。
而这也为他死后
周孝王夺取王位准备了条件。
史籍记载
《竹书纪年》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喜欢2024开始记录请大家收藏:2024开始记录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