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山河入墨梦为马



    杜甫却被这自然之美深深吸引。



    独自寻得一处幽静之地。



    地上铺满厚厚的青苔,像一块柔软的绿色毛毯。



    他缓缓坐下,凝视着眼前的溪流、山林,内心涌动着创作的冲动。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笔墨纸砚,轻轻摩挲,眼神满是珍视。



    铺开纸张,蘸饱笔墨,挥笔写下:“清泉绕石走,林鸟啭不休。”



    诗句清新自然,虽带着孩童的纯真,却已初露才华锋芒。



    同学们围拢过来,传阅着他的诗作,惊叹声不绝于耳。



    “杜甫,你太厉害了,这诗就像把眼前的美景复制下来了!”圆脸的同学满脸佩服,竖起大拇指。



    “以后你肯定是大诗人!”



    听着夸赞,杜甫红着脸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时,阿福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提议道:“杜甫,咱们以这溪边景色对对子。我先来,‘溪边垂柳随风舞’。”



    杜甫眼睛一亮,略作思考后回应:“石畔清泉带月流。”



    阿福拍手叫好,其他同学也纷纷加入,你来我往,溪边成了诗词的舞台。



    杜甫才思敏捷,妙对频出,引得同学们阵阵赞叹,大家眼中满是崇拜。



    回到家中,杜甫满心欢喜地向父亲展示新作。



    恰逢远房叔父来访,叔父是个儒雅的文人,听闻杜甫作诗,眼中闪过惊喜,当即决定出题考考他。



    面对叔父的考验,杜甫身姿挺拔,镇定自若。



    稍作思索,便出口成章,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叔父惊叹不已,拉着杜甫的手感慨道:“贤侄,你这才情,颇有你祖父当年的风采。你祖父作诗,重一个‘情’字,以真情入诗,方能打动人心。他当年在宫廷诗会,力压众多才子,那风采,至今让人难忘……”



    叔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祖父杜审言的故事,眼中满是崇敬。



    杜甫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看到祖父在诗坛的辉煌。



    一股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传承杜家诗风,在诗坛闯出一片天地。



    此刻,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此后,无论寒冬酷暑,杜甫都手不释卷。



    家中的古籍被他翻得书页泛黄、边角卷起。



    深夜,昏黄的烛光下,总能看到他诵读经典、斟酌诗句的身影。



    他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巩县的大街小巷留下他思索的足迹,私塾的书桌见证他学习的专注,山间的溪流、田野的风光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岁月流转,杜甫从一个热爱诗词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心怀天下、笔力千钧的伟大诗人。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洞察、对百姓的同情都融入诗篇。



    从清新秀丽的山水小诗,到沉郁顿挫的写实巨作,他的诗风不断成熟,反映着时代的兴衰变迁。



    他用一支笔,书写人间百态,成为中国诗坛一座不朽的丰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篇,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千古流传。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又似指尖流沙,于悄无声息间悄然流逝。



    出身书香世家的杜甫,自幼便在儒学的浩瀚海洋中浸润,如同春日里扎根肥沃土壤的幼苗,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



    曾经满是婴儿肥、稚气未脱的面庞,如今已被岁月雕琢得线条坚毅,彻底褪去了青涩,尽显成熟稳重。



    他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少年的蓬勃朝气,眉宇间英气逼人,眼中燃烧着对世界的炽热好奇与无尽渴望,一心想要冲破樊篱,奔赴未知天地。



    在私塾中,先生讲学的声音抑扬顿挫,如清泉在山间流淌。



    杜甫端坐于书案前,目光紧随着先生,可眼神深处,隐隐透着对远方的向往。



    家中静谧温馨的庭院,雕花窗棂透进的细碎日光洒落在泛黄书卷上,却再也困不住他那颗日益澎湃的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他毅然决定随父亲游历周边州县,去探寻书本外的广阔世界,拥抱潜藏在山川湖海间的未知挑战。



    临行前,杜甫身着一袭朴素却整洁的素色长衫,愈发衬出他的清逸之气。



    他双手紧握着那本边角微卷、满是岁月痕迹与日夜研读印记的书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喃喃自语:“书中虽有千般智慧,但世间万象又怎能被书本全然囊括?我定要亲身去丈量大地,聆听四方的声音,才不负这一腔热忱。”



    父亲站在一旁,高大威严的身影虽被岁月留下些许痕迹,但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期许与赞许,微微点头说道:“吾儿有志,此行定能收获颇丰,为父与你一同启程。”



    父子俩踏上旅途,一路风餐露宿。



    官道两旁,枯草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迟暮老人在风中诉说着过往的沧桑。



    偶尔几只寒鸦惊起,“呱呱”叫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它们奋力扇动的宽大翅膀在阴沉天幕下划过,宛如一道凄厉墨痕,为这孤寂旅途增添了几分凄凉。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