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黑狼  重生归来,姐妹互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官员皱着眉抬头,目光扫过一个在队伍末尾佝偻着背的中年男人。
    老余头发花白,脸上满是岁月刻下的深深皱纹,肩膀微微耸起。
    手中的农具紧紧攥着,似乎还带着残留的泥土。
    他迎上官员的目光,表情虽木讷,却透着一丝不可轻视的坚定。
    “家里的田没了,秋收时一场大雨全都淹死了。”
    他缓缓说道,声音低沉沙哑,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一样。
    “再加上庄子上也没啥人手了,战事越来越紧,我这把老骨头,能出点力算点力吧。”
    负责征兵的官员听完,长叹一口气,似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年头,哪儿都缺人手。可你都这把岁数了,能上阵杀敌吗?刀一挥,怕是你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老余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悦,低声嘟囔“官爷别瞧不起人,俺虽面貌显老,但才四十多岁,力气可不小。”
    周围士兵们听着他的言辞,微微侧目,有人低声交头接耳,有人轻轻点头。
    官员看着他那不肯退让的目光,最终叹了口气,犹豫片刻,还是提起了笔。
    在名册上缓缓写下了“余青山”三个字。
    “哎,这么老了,还来打仗……”一旁的年轻士兵小声地咕哝着,带着一丝惋惜的口吻。
    老余没有理会他,仿佛对这些议论声充耳不闻。
    他的眼神久久地停留在那一笔一划中。
    那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一段命运的烙印。
    带着他身后的土地、旱灾、残破的家,甚至带着心底那一丝微弱却真切的希望——如果能赢,家乡或许还能回去。
    从此,老余成了军营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他每日早起在营地中挑水劈柴,比年轻人们更勤快,营地的许多人渐渐记住了这个固执的老人。
    每当他弯腰担水时,总有几位新兵戏谑地盯着他,带着几分好奇和不解“老余,扛得动不?”
    老余抹了把额头的汗,咧嘴一笑“年轻小伙子们,别小瞧人!咱这身筋骨还没生锈呢。”
    他的话总能惹来一片哄笑,笑声中却夹杂着几分敬意和心酸。
    周围的士兵们不禁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父辈的身影——在乡间田垄间辛苦劳作,风吹雨打却依然挺直腰板。
    这种一分一毫挣来的体力和韧劲,让老余在军营里多了一些不寻常的威信。
    一天,天气越发寒冷。
    士兵们在训练场上操练,风雪裹挟着刀子般的冰冷从脸上划过。
    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只有老余依旧像往常一样,满脸通红地挥舞着木枪练习步伐。
    他的姿势虽不标准,却格外稳健,每一步踏下去,都带着几分沉稳的力量。
    周围的年轻士兵渐渐停下动作,眼神里透出几分惊叹。
    不少人开始跟着他的步伐重复练习,慢慢地,队伍里似乎多了一种不容轻易放弃的氛围。
    有一次,官员在巡视时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这个年纪的士兵,在战场上能有几分胜算?
    可转念一想,也许正是这种不计得失的勇气,才是如今急需的力量。
    几周后,前线传来消息,说贼寇正大规模集结,恐怕冬季过后就会发起总攻。
    整个营地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年轻士兵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露出畏惧的神情。
    “敌人那么强,我们真的能赢吗?”一名年轻兵士小声嘀咕。
    老余闻声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带着几分坦然“小伙子,不管能不能赢,站上战场就得放手一搏。
    咱这一辈子风吹日晒,不就是为了守住咱的家?
    你们年轻人有力气,难道还怕吗?”
    话音刚落,年轻士兵们渐渐安静下来。
    许多人看向老余的目光中不再是单纯的疑惑,而是掺杂了一丝敬佩。
    这个老兵,以一副历经风霜的面孔,给了他们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力量。
    众人纷纷围聚到老余身边,似乎在那粗糙的肩膀上看到了战胜敌人的希望。
    前线的调令下达的那天夜里,风雪更加猛烈。
    天寒地冻,火堆旁却围满了士兵们,老余站在火堆中间,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在田里耕作的日子。
    故事里充满了家乡的景象——春耕的泥土气息、夏收的喜悦、秋天丰收时的满仓笑声。
    每一个词语,仿佛将人们带回了温暖的故乡,暂时忘却了战争的阴影。
    最终老余端起火堆旁的水壶,高声道“为了家乡,为了我们想要守护的人,不管对面是谁。
    老子拼了这条命也要拦下他们!”
    他的话像一把烈火投入了夜晚的寒冰,士兵们纷纷举起水壶,神情坚毅,眼中闪烁着斗志的光芒。
    第二天清晨,行军的号角声响彻整个营地,士兵们披上铠甲,整齐列队。
    老余站在队伍中,虽已岁数比较大,背脊却挺得笔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