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6章 一架从未起飞过的飞机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咔咔——哒哒哒——”
    随着嘈杂的金属噪音响起,巨大的仓库大门缓缓升起。
    陈锦年抬起手在面前挥了挥,试图驱散飘落的灰尘以及仓库内浑浊的空气。
    “看样子,这里好像没什么人来过。”
    “确实,自从集团改制组建后,研究所的库房就基本上废弃了,除了每年审计时会对仓库内产品进行清点外,平时只有几名保管员会定期检查。”
    负责接待他们的园区经理梁竟成解释完,从助手的手里接过手电筒,走在前边引路。
    “陈老师,你们要的飞机就在里面。”
    陈锦年和王一鸣对视一眼,赶紧跟上梁竟成的脚步。
    和他们在路上的预想的不同,这间仓库明显不是专门用来存放飞机的机库,映入眼帘的全是两三层楼高的货架,上面堆放着用木板订成的箱子,至于里面存放的是什么,受限于仓库内昏暗的光线,瞧的并不真切。
    几分钟后,穿过货架区,来到一片开阔的空地,梁竟成打开手电筒,照向前方用蒙布遮盖的一架飞机,缓缓说道“它就是你们要的找的战斗机,强六。”
    “强六?我没听说过部队有这个型号的飞机。”王一鸣发出一声疑问。
    “你当过兵。”梁竟成转过身看向王一鸣。
    “在兰州待过五年。”
    “难怪了。”梁竟成笑了笑,接着转回身看向飞机,眼睛充满了年轻时的记忆,“强六,确实没有服役过,因为它一架研制成功却又从来没上过天空的战斗机。”
    “成功但没上过天,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陈锦年诧异的问道。
    “不矛盾,因为强六的技术论证、子技术论证和整体的设计布局均以完善,只要能装上发动机,验证可变后掠翼的控制系统,这架飞机就可以进去量产阶段,只是可惜了,涡扇六的技术指标对当时我们太难了,前后耗时二十年,还是无法满足强六、歼九和歼十三的提出的技术指标,最终涡扇六和三架飞机在八十年代末全部下马。”
    梁竟成叹了口气,“这也是陆老的遗憾,他终究也没能看到强六起飞的那一天。”
    随后,他挥挥手,示意几位仓库的保管员将蒙布掀开。
    在几位保管员忙碌的过程中,陈锦年继续问道“为什么要用一台发动机匹配三款型号的飞机,每个型号单独匹配一台发动机不行吗。”
    “不行,我们当时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那么多人力,能够像苏联那样专机专用,只为强六这一款对地支援战斗轰炸机来定做一款发动机,有些得不偿失了,并且相比较强击机,定于为高空高速的歼九其实更加急迫。”
    梁竟成看向陈锦年,“你们还年轻,根本不知道刚建国后的三十年,我们面对的究竟是如何危险的境地,领海上有外国的军舰在耀武扬威,领空上有大量的间谍侦察机在高空旁若无人的偷拍,没有高空飞机,我们即使能发现间谍侦察机也打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在我们头顶上晃悠。”
    在两人说话的过程中,厚重的蒙布已经掀开,露出深藏多年的庐山真面目。
    标志性的长尖的机头,看上去就是和强五如出一辙的苏式风格,只不过和强五的双侧进气道不同,强六采用的是和歼十同款的腹部进气设计,修长的进气道一直延伸到弹药仓的位置。
    当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一对可变后掠翼飞机,独特的机械质感,让它以一众的固定翼飞机中显的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这——”陈锦年激动的走上前,伸手抚摸着冰凉的机身,“这简直和新的的一样。”
    “确实是新的,当时只造了两架负责技术验证的原型机,一架拉走去安装飞控系统和航电系统了,验证设计指标,一架备用,等待实验型号的涡扇六,只是谁都没想到,它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要是论工龄,它比我的都长。”
    梁竟成用手电筒照着这架自从组装成型,就没出过库房的强六,只不过白色的机身涂装在时间的冲刷下,已经微微泛黄。
    陈锦年一边听着梁竟成的介绍,一边兴奋的围绕着强六转圈。
    要是论战斗机性能,这款落后时代的强六,和同样有轰炸能力“炸弹开车”歼十六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它帅啊,这种发动机加力一开,调整机翼后掠角切换飞行姿态的飞机,视觉效果简直爆炸。
    “这可变的后掠翼还能动吗。”陈锦年抬头看着机翼问道。
    “应该可以吧,内部的机械结构是没问题的,只不过你想要让它动起来,需要重新添加动力系统,现在是没法动的。”
    陈锦满意的点点头,添加个动力单元并不难,剧组的道具组都能捣鼓出来。
    可紧接着他就想起来一件要命的事,急忙扭头询问,“如果我买它,你们还要进行去军事化拆装吗,比如内部的机械结构之类的。”
    “不需要。”梁竟成给出直截了当的答案。
    “这架飞机本来就没装航电雷达,拆也没东西拆,至于可变后掠翼吧,要是几十年前,还真是个时髦玩意,当时咱们没技术,还是在克格勃的眼皮底下,秘密交换来一架米格-23mc,从米格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但现在这技术已经淘汰了,四代机和五代机上用不到这个东西。”
    陈锦年闻言大喜过望,能不拆是最好的。
    和新款的模块或设计不同,老款的飞机不是手搓就是集成化,想要拆除只能用气割机或者气焊烧,等完成无害化改装也基本上就是战损风了,很多地方都装不回去只能勉强焊在一起,外观颜值大打折扣。
    他当即拍板道“这飞机我要了。”
    “你要了?!”梁竟成还有些懵,他收到的通知是有人来看货,还没到讨价还价的地步呢,结果看了两眼就直接要了。
    陈锦年没理会梁竟成的大惊小怪。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