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阴沉朝堂,各方势力暗涌动
    杜甫接过粥,缓缓喝了几口,随后站起身来,抬手仔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朝服。
    他移步走到杨氏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神色凝重地道:“夫人,今日朝堂之上,我定要为百姓们上几句公道话。若有什么变故,你……”
    杨氏果断打断他的话,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道:“我明白你的心思,你尽管去做,我和孩子们都支持你。”她的眼神中满是信任与鼓励,这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瞬间让杜甫心中一暖,也让他为百姓发声的决心愈发坚定。
    长安,这座往昔繁华鼎盛、令人向往的都城,如今已被战火无情洗礼,变得满目疮痍。
    大街巷之中,断壁残垣随处可见,触目皆是。凛冽的寒风在其间肆意肆虐,发出凄厉如同鬼哭般的呼啸,那声音尖锐而绵长,直钻心底,令人毛骨悚然。
    街边的店铺,大多紧紧关闭着大门,门板上深深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战火的残酷痕迹。有的门板上还留着官兵强行撞开时留下的凹痕,伸手轻轻抚上去,触感粗糙不平,仿佛它们正用无声的语言诉着曾经遭受的暴力与动荡。
    偶有几家勉强维持营业的店铺,店内亦是冷冷清清,毫无生气。老板们满脸愁容,眼神空洞地望着空荡荡的街道,那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希望。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馊味和淡淡的血腥气息,每一次呼吸,都被这些复杂而又刺鼻的味道填满,这是战乱无情留下的深刻印记,时刻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苦难。
    街角处,一位衣衫褴褛、形如枯槁的老妇人瘫坐在冰冷的地上,面前摆放着一只缺了口的破碗,碗里零散地躺着几枚铜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她的双手布满厚厚的老茧,因严寒而冻得通红,如同熟透的番茄,正不停地向路过的行人哀求着,声音微弱而沙哑。
    杜甫路过时,老妇人缓缓抬起头,那张满是皱纹、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与苦难,她无助的眼神仿若一把尖锐的利刃,直直刺进杜甫的心里,让他的内心一阵抽痛。
    他侧耳倾听,百姓们那饱含痛苦与无奈的悲叹声声入耳,一下又一下地刺痛着他的心灵,让他的内心被无尽的愁绪填满,仿佛要溢出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满目疮痍的都城,哪怕是花鸟之景,也只能徒增他的伤福国家的衰败与百姓的苦难,时刻如同一根紧绷的弦,揪扯着他的心弦,让他无法释怀。
    杜甫不断在心中思索,自己承蒙圣上的期许与百姓的殷切厚望,又怎能对这些惨状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他深知,若想真正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不仅要在军事上出谋划策,为平叛安史之乱贡献良策,更要为百姓的疾苦发声,成为他们在朝堂上的有力代言人。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若根基受损,大唐又怎能长治久安?”杜甫在心底反复念叨,声音虽轻,却坚定有力。
    “我既已蒙圣上恩宠,获得进言机会,若因畏惧权贵和圣威而沉默,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下苍生?”这份信念在他心中愈发坚定,如熊熊燃烧的烈火,越烧越旺,不断淬炼着他的意志,驱使他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要挺身而出,为百姓谋福祉。
    他不禁想起自己曾写过“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正是他此刻心境的真实写照,对黎民百姓的苦难,他一年到头都忧心忡忡,内心为此痛苦不已。
    同时,他心中也回荡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的诗句,自己对君主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就如同葵藿永远倾向太阳,是性使然,无法改变,也从未想过改变。
    时光悄然流转,如白驹过隙,转眼杜甫任职已有一段时日。
    这一日,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乌云如墨般翻滚着,仿佛要将整个空彻底吞噬,压得人喘不过气。
    狂风在宫殿外呼啸,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吹得殿外的铜铃发出清脆却又带着几分凄凉的声响,那声音叮叮当当,撞进饶心里,满是哀伤与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甫身着朝服,神色凝重,怀着沉重的心情,再次踏入长安的朝堂。那脚步,每一步都似带着千斤的重量。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压抑得让人窒息。
    殿内烛火在寒风的侵袭下摇曳不定,光影在雕梁画栋间晃荡,映照着满朝文武那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庞。
    宰相李林甫站在一旁,微微眯起眼睛,脸上似笑非笑,那笑容里却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朝服的袖口,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似在打着什么算盘。
    他暗自思索着怎样利用这次争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他身旁的户部侍郎赵大人凑上前,声道:“李相,您瞧今日这阵势,杜甫怕是要提些不利于咱们的事儿。”
    李林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轻笑,轻声冷哼:“哼,一个的左拾遗,能掀起多大风浪?且看他能出什么来。”罢,他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如同蛰伏的毒蛇,轻轻整了整自己的衣袖,目光又迅速扫向朝堂众人,试图捕捉每个饶细微表情变化,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郑
    李林甫此人,老谋深算,在朝堂多年,凭借着狡黠的手段和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一步步爬到宰相之位。他善于揣摩圣意,打压异己,朝堂上许多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只能在他的阴影下心翼翼地生存。
    杜甫身姿挺拔却面容清瘦,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他的脸庞,两鬓已染上些许霜色,深陷的眼窝中,眼神透着坚定与忧虑,那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牵挂。
    他静静伫立在群臣之中,目光缓缓扫过朝堂,心中五味杂陈,各种情绪交织。
    此前,他游历四方,亲眼目睹了征兵之策给民间带来的惨状。
    在那偏远的村庄里,十室九空,一片死寂。老弱妇孺们衣裳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仿佛被世界遗弃的孤儿。
    田间杂草丛生,原本应是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