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八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诗会争鸣情芽初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杜甫结束了漫长的游历岁月,回到了洛阳。
    这座承载着他往昔记忆的城市,街巷依旧,乡音未改,归来的那一刻,熟悉与温暖涌上他的心头。
    家中长辈瞧着已到适婚年纪的杜甫,对他的终身大事忧心忡忡。
    在他们心中,成家立业是人生大事,杜甫四处游历归来,也该寻一门好亲事,安定下来。
    在洛阳城的另一个宁静角落,杨氏家族声名远扬。
    这是一个世代书香、家风清正的家族,在洛阳城有着颇高的声誉。
    杨氏,这位生于书香门第的女子,自幼跟随家中长辈悉心研习经史子集。
    古色古香的书房里,她手捧书卷,沉浸在诗词歌赋的世界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她对书中经典篇章信手拈来、娓娓道来,才情尽显。
    同时,她也没有懈怠女红礼仪的学习。
    一方小小的绣绷前,她飞针走线,精心绣制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绣品。
    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她的专注与才情。
    平日里,她待人接物温文尔雅。
    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贤淑之态。
    一颦一笑,仿若画中仙子,又似从千年诗卷里袅袅走出的佳人。
    周身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令人见之难忘。
    洛阳城中,一场盛大的诗会正热闹非凡。
    文人墨客们身着华服,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火焰。
    他们纷纷挥毫泼墨,一时间佳作频出,整个诗会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杜甫身着一袭朴素却不失儒雅的青衫,手持纸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现场。
    他的到来,犹如一股清风,虽质朴无华,却让人眼前一亮。
    诗会的主题是描绘当下的社会万象,抒发心中感慨。
    杜甫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思绪也随之飘远。
    他眉头微微蹙起,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那些游历途中所见的百姓疾苦、官场百态,如潮水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百姓们在灾荒中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官场中,官员们勾心斗角,贪污腐败,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这些画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片刻后,他似有所悟,拿起毛笔,饱蘸浓墨。
    笔锋在纸上如行云流水般游走,时而如疾风骤雨,宣泄着内心的愤懑与感慨;时而似涓涓细流,诉说着民间的苦难与希望。
    不一会儿,一首佳作便一气呵成。
    诗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民间疾苦,用深刻的思考探讨人生意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苍生的悲悯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众人传阅之后,大部分人都为之动容,现场响起阵阵喝彩声。
    可就在这时,人群中却传来一声冷哼:“哼,这诗写得虽有些真情实感,可通篇都是这些沉重的话题,毫无文采可言,如今诗坛讲究辞藻华丽,这样的诗,登不得大雅之堂!”
    说话的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文人李逸,他向来以辞藻雕琢着称,身边还簇拥着几个追随者,此刻纷纷附和。
    杜甫心中一紧,面对众人的质疑,他的思绪如乱麻般纠结。
    这些年的游历,百姓的苦难如烙印般刻在他心底,诗歌于他而言,是呐喊,是救赎,绝非玩弄辞藻的消遣。
    难道真的要为了迎合世俗,放弃自己的坚持吗?
    不!他的目光瞬间坚定,心中有个声音在咆哮:哪怕无人理解,也要为苍生发声。
    杜甫面色一沉,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李逸,朗声道:“诗之根本,在于表达真情,反映世间万象。百姓身处水深火热,我又怎能只追求华丽辞藻,而不顾苍生?”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杜甫,有人则觉得李逸所言有理。
    一时间,诗会现场气氛紧张起来,一场关于诗歌理念的激烈交锋就此展开。
    李逸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高声道:“既然杜兄如此坚持,那不妨以这诗会现场为题,限时一炷香,作一首七言律诗,若能既符合诗韵,又尽显现场之景与心中之情,我等便心服口服。”
    众人纷纷附和,目光齐聚杜甫,现场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杜甫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现场的人群、笔墨纸砚和窗外的景色,脑海中思绪翻涌。
    他略作沉吟,提笔蘸墨,笔锋在纸上快速舞动。
    随着他的书写,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众人的目光都被他笔下的诗句所吸引。
    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杜甫搁笔,一首气势磅礴又饱含深情的七言律诗呈现在众人眼前。
    有人轻声诵读起来:“盛会高朋满洛阳,墨香四溢韵悠长。纸间笔落苍生泪,扇底风摇世态凉。辞藻虚浮难济世,真情恳切可安邦。且看今日诗章里,愿化甘霖润四方。”
    读完,现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