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盛世繁华下的困窘与叩问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这句诗宛如一把锐利的刻刀,精准地镌刻出杜甫困居长安、四处干谒的艰难岁月。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将他彼时的境遇刻画得入木三分。
    大唐盛世,长安作为天下的中心,热闹非凡,车水马龙。
    朱雀大街上,商队络绎不绝,街边店铺林立,酒肆茶楼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然而,在这繁华锦绣的表象之下,阶层的鸿沟却如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科举,本是寒门士子踏入朝堂、施展抱负的青云之路,可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权贵肆意操纵。
    使得无数像杜甫这般才华横溢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只能在这看似繁华的都市中艰难求生。
    一天傍晚,晚霞似火,却未能给杜甫带来丝毫温暖。
    他又一次站在了一位权贵的府邸前。
    这座府邸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朱漆大门上的铜环在夕阳下闪烁着冷光。
    门前的石兽张牙舞爪,威风凛凛,无不彰显着主人的权势与威严。
    杜甫身着一件洗得发白且打着补丁的粗布长袍,领口与袖口处磨损得厉害。
    下摆还沾着清晨赶路时溅起的泥点。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叩响门环,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仿佛是他对命运的又一次叩问。
    或许是命运的一丝眷顾,他竟得以见到这位平日里高不可攀的权贵。
    权贵身着蜀锦长袍,衣袂上绣着精致的云纹金线,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那质地轻柔顺滑,仿若流淌的金河。
    他慵懒地斜倚在雕花檀木椅上,身旁小几上摆着来自西域的琉璃盏。
    盛着色泽鲜艳的葡萄美酒。
    四周墙壁上挂着名家字画,笔触细腻,意境深远。
    博古架上摆满了奇珍异宝,从南海的圆润珍珠到北地的剔透美玉。
    一尊来自波斯的鎏金香炉尤为夺目,炉中升腾的袅袅青烟,散发着奇异而馥郁的香气。
    那是从遥远异域运来的珍稀香料,一旁摆放的汝窑瓷器,釉色温润。
    其细腻的质感与精美的纹理,彰显着皇家贡品的不凡,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散发着奢华而冰冷的气息。
    权贵漫不经心地拿起杜甫的诗作,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捻着诗卷。
    仿佛在拿捏着杜甫的命运。
    他只匆匆扫了几眼,便眉头紧蹙,脸上的嫌弃毫不掩饰。
    “你这诗,写得平淡如水,毫无盛唐气象。”
    “瞧瞧如今诗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尽显山水禅意。”
    “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豪情万丈。”
    “你这诗,遣词造句如此寻常,意境又如此浅陋,也敢拿来呈给我?”
    “莫不是在白费我的时间!”
    说罢,随手将诗稿扔在一旁,端起琉璃盏,轻抿一口美酒。
    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无趣的闹剧。
    杜甫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水,打湿了衣角。
    他的双脚微微颤抖,却努力挺直脊梁,眼中满是渴望与谦卑。
    “大人乃文坛泰斗,品鉴诗词眼光独到,晚生诗作能得大人点评,实乃荣幸。”
    “晚生自知才疏学浅,与诸位前辈大家相比,相差甚远。”
    “但晚生自幼苦读诗书,一心钻研诗词之道,也盼能在这盛世留下些许文字,为苍生发声。”
    “还望大人不吝赐教,晚生定当日夜揣摩,努力精进。”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世间的才华与抱负,非得用华丽的辞藻与阿谀的姿态去换取认可吗?
    我笔端所写,皆是心中所思、眼中所见的民生疾苦,这难道比不上那些堆砌辞藻的空洞之作?
    可这世道,为何容不下我这颗赤诚之心。
    权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嗡嗡叫的苍蝇。
    “行了行了,别在这儿啰嗦。你回去多读些大家之作,等有了真本事再来吧。”
    杜甫无奈,只能弯腰捡起诗稿,小心翼翼地收好。
    再次恭敬地拱手行礼,缓缓退出府邸。
    那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无比落寞。
    他不禁回忆起年少时在私塾求学的时光,那时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满心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学能在这盛世大展宏图。
    可如今,现实却如此残酷。
    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