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0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房州

    刚刚还高兴的李显瞬间跌入谷底,当场双膝发软,跪倒在地,痛哭流涕,“为什么,为什么,何人害我全家啊!”

    难道是因为阿娘接回他当了太子吗?那不如不回,还能保住他全家。

    韦氏心底发寒,半跪着身子,抱着李显默默流泪。

    【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记载了李弘有可能被武则天毒杀,而成书更早的《旧唐书》则没有这回事。

    《新唐书》作为一本史书,他的作者却参考了野史小说类的情节,从各种事迹中推导出武则天杀子一事。

    理由一是武则天想继续掌权,而当时李治想提前传位给李弘,所以杀了李弘。

    这个理由想想都发笑,就算李弘死了,还有三个儿子,难道要都杀了吗?儿子死了,武则天的地位才会受影响,继续掌权才不方便吧。

    理由二是武则天不喜欢李弘,两个人之间有矛盾。

    证据就是李弘发现义阳、宣城二公主幽禁于烨庭,四十未嫁,李弘心善奏请出嫁二公主,武则天知道后发怒,把两个公主嫁给了侍卫,然后鸩杀了李弘。

    这段记载很扯。义阳、宣城二公主是萧淑妃生的孩子,按照李弘求情的时间计算,此时李治43岁。

    如果两个公主是40岁,那岂不是李治3岁时就和妃子生下了两个女儿,三岁生子,荒谬至极!

    真诚发问,欧阳文忠公,您看过自己主持编修的《新唐书》吗?

    修了17年的《新唐书》,怎么连这么明显的错误都留下了。】

    北宋,仁宗时

    欧阳修脸上发烫,《新唐书》不是他一个人编修的,在他之前,是宋祁负责主编一事。

    他走到桌旁拿起草稿翻看,之前觉得宋祁是前辈,所以前面的内容都没有再修订,此番还是再检阅校对一下。

    【而且,武则天把两个公主嫁过去的侍卫又不是普通的侍卫,是门荫补的翊卫。

    出身都是贵族阶层,义阳公主驸马官拜刺史,宣城公主驸马更是太原王氏出身。

    两位公主嫁的人出身哪里低了。

    再则,李弘的身体也多疾病,史书写他痨瘵缠身,他可能是死于肺结核。

    把李弘的死扣锅到武则天是头上,完全是强行抹黑!】

    高宗时,李治和武则天担心起李弘的健康状况,决定下令在全国征集名医。

    西汉,吕雉服了这些人造谣的手段,刘盈自己放纵享乐,史书说是被戚夫人死状吓病的,骂她狠毒。

    但是,刘盈在最初可不是富贵公子,就是个农家子,还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孩子,见过的惨状一点都不少。

    现在,一个生病去世的儿子,还直接说是武则天毒杀。

    这个时候,李治应该还活着吧,他怎么可能放任武则天毒杀儿子后还能继续参政呢?

    想想就觉得疑点重重。

    【疑案二:母子关系不合,武则天杀次子李贤。

    李贤比他的哥哥李弘更加聪慧,读书看一遍就能记住,刚当上太子时,处理政务也是很有些条理,很得李治喜欢。*

    但李贤更加叛逆,喜欢玩乐,喜欢斗鸡,还花很多钱养赵道生为男宠,有人劝谏,李贤也不改。

    武则天看不下去,给儿子送了《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让他学习,但李贤依然我行我素。

    他和男宠赵道生在影视剧里更是以真爱的形象出现。

    宫中还流传李贤的亲生母亲不是武则天,是韩国夫人所生,李贤自己也怀疑起他的身世。

    后来李贤还扯进杀害明崇俨的案件中,而明崇俨是武则天的人,种种事件表明,这对母子俩的关系确实不太好。

    但也不能因为母子不和,就断定是武则天谋杀了李贤。

    李贤被废太子位,是李治发现他在府中私藏甲胄,以“谋反”罪名贬废的。

    李贤之死更是重重疑点,他的墓志铭出土后,学界提出李贤是遭谗言而死。

    而且他死的时间很微妙,正是李显被废,李旦刚登基,裴炎和武则天争权之际。

    李贤的死一定有多方面原因,直接把李贤的死强加到武则天头上,说武则天下令让人杀他,这就揣测过度了。】

    武周,武曌懂了,反正只要是子女死了,都得怪到她的头上呗!

    全然不考虑当时的政治派系和权力斗争吗?

    【疑案三:杀女嫁祸王皇后。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十分生动细致的写了武则天如何掐死长女安定公主,然后嫁祸王皇后。】

    武周,太平公主反应过来,杀女指的是安定公主,不是她。

    但这位长姐是早夭啊!和阿娘有什么关系。

    【描写之细致,仿佛作者从大宋穿越到大唐,人就在案发现场,亲眼目睹此事一般。

    但是,仔细想想就发现这是宋人的污蔑!

    第一,成书较早的《旧唐书》里,并没有记载此事。

    第二,王氏被废的原因在前面已经详细叙述过,李治已经打定注意要废王皇后,武则天没必要冒着风险掐死女儿陷害王皇后。

    第三,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不可能漏掉这条武则天的黑点。】

    武周

    武曌没想到《讨武曌檄》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反过来证明她的清白。

    【为何要说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呢?因为这篇文章是为造反写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