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用的坏毛病,能听得进劝,还比较冷静。
这样的人,一起处事会非常舒服。
为了能留在君主身边当第一人,上官温苒第二天直接去找尉迟鸣玉了。
她来请尉迟鸣玉帮一个忙,她想与尉迟鸣玉看重的几个学生谈一谈。
尉迟鸣玉的学生大多出身很低,平民出身都算高了,佃户出身一抓一大把,还有流民里少有的几个女郎。
她们经历了很多,全都是上官温苒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可以说,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代替整个清江城大部分百姓。
同时跟一群学生聊天,肯定不能一个个聊过去,但不一一细聊,又该如何知道每个人的想法呢?
上官温苒一时有些苦恼,尉迟鸣玉则告诉她,可以填写意见表。
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上面,到时候直接看,一目了然。
上官温苒闻言,看尉迟鸣玉的眼神无比震惊,“鸣玉你真是变了许多,现在竟如此懂得变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古人诚不欺我。”
“温苒,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之前城主让她们填过很多意见表,新的交通规则,新的城区规划,还有官路哪一段修哪一段毁,水渠挖到哪儿等等,全都问过她们。”
江易周要培养基层官员,肯定要让这些学生上政治课,光读书,还不都读傻了。
政治课的教材都是现成的,清江城什么情况,拿到课堂上,让尉迟鸣玉讲一讲,再让学生们利用自己一点点权力,影响和改变政策的实行,这能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到,她们日后的一言一行,造成的影响会有多大。
而且自己参与过的项目,以后读完书,到了地方上办事,会更加上心,绝不会敷衍了事。
上官温苒没想到江易周还有这样的巧思,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江易周非常重视这一批学生。
“你可得好好教导她们,千万不要让她们学那些个迂腐老头们的作风,更不要害怕出面,决不能听别人的话,早早嫁人,或是不把读书当回事,觉得自己厉害极了。”
上官温苒十四岁成名,往后五年,她见过许多少时惊艳的女子,她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情非同一般,可其中少有几人能坚持走下去。
连元盼雁这种不惧世俗的女子,最后都听从家中安排,嫁了人。
尉迟鸣玉点点头,一脸听教的神情,因为上官温苒比她大两岁,所以她一向十分尊敬上官温苒,她明白,上官温苒比她知道得多。
知道的多不一定对,知道的少不一定错,但是知道的越多,越有足够多的底气,来支撑自己的信念。
那些知识和经验赋予的底气,才是尉迟鸣玉真正想要学习的地方。
又说了两句话,上官温苒写了一份意见书,刚落笔,学生们便陆陆续续进入学堂,今日上课的时间到了。
她们发现,往日站着老师的地方,今天站了一个陌生人。
其中一位女郎惊讶地看着上官温苒,上官温苒瞧过去,认出了那女郎是谁。
正是她前日到清江城时,在城门口遇见的小女郎。
她冲那小女郎笑了笑,态度很是友好,消减了陌生感,让学生们安静下来。
尉迟鸣玉走到了学堂后头,见老师也在,学生们彻底安静了。
“我是你们老师的好友,复姓上官,喊我上官娘子便是,我今日来,并非给你们上课,而是请你们给我上课。”
上官温苒说着,拿出了意见书。
上头有五个问题,是她现在最想知道的五件事。
站在讲台上的讲师,求教她们问题,这事儿很稀奇,让学生们眼睛亮了亮,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有什么问题是博学的讲师不明白的呢?
她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上官温苒手中的意见书上。
上官温苒可算知道,为什么尉迟鸣玉那么喜欢给这些学生上课了,她们中,有人年纪比她还大,有人则只有七八岁的年纪。
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尊敬与渴望。
学堂中一共有二十二位学生,上官温苒在她们进入学堂时,经由尉迟鸣玉介绍,已经将她们的名字一一记住。
上官温苒觉得她应该记住这些学生的名字,以后,应该都是同僚。
她定了定神,开始念意见书上的问题,每一条问题,学生们都会非常认真的思考,随后郑重用笔,将心中所想记在纸上。
纸笔是何等金贵的东西,她们以前从来没有碰过,只有重要的知识才配留在上面,她们平时练字,都是用笔蘸了墨,写在木板石板上。
她们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她们上一次写意见书时,江易周给她们的要求。
如果她们写得东西,对识字一知半解的老百姓,连蒙带猜都读不懂,那就是无用的文字,写出来纯粹浪费笔墨。
她们不是为了当官做宰去写字,更不是为了成为名垂青史的词人去写字,而是为了能让百姓明白官府的政策,了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去写字。
上官温苒看着认真执笔的每一个学生,心里柔软的像是被水浸泡其中。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她希望,这样的场景,以后能出现在大庄的每一个角落。
第054章 改名
有了两位的加入, 清江城混乱的官场,终于能条理清晰一点了。
之前连职责分配都是稀里胡涂,谁手头上有功夫就先做什么, 想要分配职责,那就会看见公务堆栈成山,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