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山中无甲子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月份高原气温下降,坐驾驶室里,裹着军大衣。
    寒风从门缝灌进来,总感觉右边身子冷得发木。
    冯素莲不自在地动了动身子,缓解麻木感。
    “嫂子,冷了吧?”小赵随手递过一件旧大衣,“盖上!”
    “谢谢!”冯素莲笑着道谢。
    “真快!上高原一年半了!”小赵感慨。
    一天天在这条路上跑来跑去,没跑几趟,时间一晃而过。
    “是啊!没做个啥呢,转眼就要到五六年了。”冯素莲亦感慨道。
    前年五四年五月份上高原,整天琢磨着吃吃吃。
    修了朗萨桥、朗萨最后路段、邦大机场、南线路段。
    山中无甲子,不知今夕何夕。
    路还是那条路,感觉却不同。
    初上来,一路忐忑、希冀,如今出来,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兵站还是那个兵站,大通铺又闷又臭,伙食稍微好了一些。
    海带汤、紫菜汤、豆浆、豆腐乳、豆芽等都出现过。
    只是看着兵站外空旷的地,冯素莲叹息,白白浪费了。
    于是没入住一个兵站,冯素莲总忍不住多嘴,教人家垦地种菜。
    “这天气咋种?”兵站战士们质疑。
    “就挨着厨房挖一块地,搭个两尺左右的矮棚,用油毡布围上。
    四边各掏一个火坑道,下雪天燃柴火升温,一样能种菜,就种豌豆苗,可以反复收割!”冯素莲不厌其烦道。
    “这能行?”兵站的人闻所未闻。
    “当然!我们去年冬天就是这么弄的,一周一次豌豆苗。
    就是人辛苦些,夜里起来添柴火,柴火不能太大,把握温度很关键……”
    冯素莲又介绍了开春种了许多耐寒蔬菜,都丰收了,做了许多泡菜、咸菜。
    “嘿,冯同志厉害啊!咱们怎么没想到呢!”兵站的战士受到鼓舞,连夜垦地。
    冯素莲指导着,弄出两三分地。
    再泡发豌豆,第二日种上。
    走一路教一路,目前只能种豌豆苗,冯素莲允诺回到锦城,帮忙采购一些冬季蔬菜种籽。
    让小赵带上来,沿途分发,待明年开春,兵站也能大片种植蔬菜,到秋天,菜品就丰富了。
    “嫂子,你就没个歇息的时候!这一路我都跟着学会了!”小赵笑道。
    “你学会了?太好了!”冯素莲开心道。
    “我多买些菜种,你分给各兵站,另外留一些,送给那些偏远地区的兄弟部队,顺便也教他们如何种菜!”
    “啊?干嘛你买?不应该是后勤部采购吗?”小赵惊讶道。
    哪有自掏腰包的?菜种看着不贵,可量大了也得花不少钱。
    再说,这本就是后勤部的工作。
    “后勤部在朗萨,联系不上,来回一趟不容易,这一趟上去,再要下来,估计得开春。
    到时再送菜种,错过了种植期,我先垫钱买一些。”冯素莲道。
    “你、你钱够吗?不行的话,我的也拿去!”小赵道。
    “够了!”冯素莲婉拒,“你自己的留着!”
    小赵每月要把钱寄回家,给爹娘养老钱。
    “要不,咱们找办事处说说?你一个大肚子,总不能一个集市一个集市收购。
    办事处出面,直接找供销公司采购,多方便!”小赵提议。
    “办事处能听咱的话?”冯素莲问。
    “为高原战士吃好,他为啥不听?”小赵反问。
    “那咱们试试!”冯素莲觉得小赵说的有道理。
    个人力量有限,但组织出面,就简单多了。
    上次军部进了些菜种,分发给驻守部队,修路部队就几种豆类。
    不知怎么弄的,忽略了沿途兵站。
    唉,没有通讯设备就是麻烦,很多政令、信息不畅通。
    一路顺利,五六天后,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
    这天到达兵站,冯素莲看到炊事班长很是眼熟。
    那人也是愣住,好一会儿才迟疑开口:“小冯?”
    “老谢!”冯素莲这才意识到,已到垭口兵站。
    “你这是咋啦?咋瘦成这样!我都不敢认了!”老谢激动道。
    “嫂子怀孕了!”小赵笑呵呵道。
    “啥?你结婚了?真快!”老谢笑道。
    认识时还是个刚入伍的新兵,这眨眼功夫,就结婚生子了!
    “你还好吧?”冯素莲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