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离开姊妹湖后,一行人踏上了原本第四的旅程,等到了入藏标志性工程,金沙江大桥时,自然是要招呼老祖宗们下来打卡拍照的
看了一眼刚刚被长孙皇后和魏征骂自闭的二凤老祖宗,郑荨自顾自讲起了金沙江大桥,“老祖宗们,这座大桥又称巴塘金沙江大桥、竹巴龙金沙江大桥!
这里是连接四川与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318国道出川进藏的关键要塞!再往前走几步,我们就算正式踏入西藏自治区啦!
当然你们现在所看到的桥应该算是金沙江大桥3.0版本,第一版的老桥于1964年7月1日建成通车,1989年巴塘发生6.7级地震,桥大梁支座严重移位等,后经抢救恢复通车
第二版的桥梁于2003年前后修建,2018年11月14日凌晨,该桥被白格堰塞湖泄洪冲毁
2020年5月甘孜交投集团开始新桥建设,2021年12月29日正式建成此桥并通车!
这里是是众多进藏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桥的中间位置,曾悬挂影西藏界”和“四川界”两块界牌,进藏出藏的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影!来,老祖宗们,让我们面对导游团队的镜头,茄子!”
拍完照片以后,车队继续前进,在经过好几个检查站后,紧接着来到西藏第一县城,芒康
导游,“各位朋友!芒康位于西藏东南部,是川、滇、藏三省区的交汇点,也是进藏途中的重要一站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先秦时代周边地区有人类活动痕迹,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等朝代及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多有变迁,1965年11月,宁静县改名为芒康县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明珠!吐蕃时期,芒康境内开通了“茶马古道”,成为吐蕃东南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的重要窗口,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
在这里,沿途能看到盐井千年古盐田,古老的晒盐技艺传承至今,那错落有致的盐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迷饶光芒!
这里的自然风光同样震撼人心,横断山脉的壮丽与金沙江、澜沧江的磅礴在这里完美融合!并且教科书上的“两江夹一山,两山夹一江”描述的正是这里的地形地貌哦!
芒康的民俗风情也很独特,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诞生了别具一格的传统艺术和美食。到了芒康,一定要尝尝加加面,有趣的吃法和鲜美的口感,绝对能让你印象深刻。希望大家在芒康玩得开心,留下一段难忘的自驾回忆!”
听良游的话,郑荨带着老祖宗毫不犹豫进了最近的面馆点加加面,随即看着碗中仅一口的面条陷入了沉思,就这?
导游似乎是看出了他们的无措,紧接着开口道,“加加面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的特色美食,2010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多采用荞麦做面,以当地的藏香猪肉做臊子,配以葱花等佐料!每碗面只有五六根,仅能遮住碗底,一口就能吃完
而食用方式,或者售卖方式是,桌上放有一盘石头,顾客每吃完一碗,就放上一颗石头,最后按石头数量结账
同时这个面馆现在有吃加加面比赛,据此前有人能一下子吃完147碗,若能打破该店最高纪录,同行之人吃面均免费!你们有兴趣挑战一下吗?”
郑荨闻言将碗中面一口吃完,将信将疑地拿了颗石子放到桌子上,果然很快有人上来加面
郑荨…
这就是它叫加加面的原因吗?
始皇老祖宗吃了几碗后就放下了筷子,这面味道不错,但他得留点肚子应付马上到来的黑夜,毕竟郑荨这丫头最喜欢逛夜市,怕这里没有夜市?那也一定有外卖
始皇帝,“嗯,这加加面的来源吧,朕不信你们后世会无聊到用这种方式增加就业率”
导游,“这个嘛,我先给您介绍一代帝师,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西藏萨迦政权的创始者!
出生于后藏昂仁的鲁孔地方,出身昆氏贵族,1253年与忽必烈会面,为其讲授佛法!1260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1270年晋升为大元帝师
政治上,他推动了吐蕃与蒙古的和平统一,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文化上,创制了八思巴文,促进了蒙藏文化交流!宗教上,作为帝师,使藏传佛教在元朝得到尊崇,还组织翻译并书写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
据传,公元1265年,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返回西藏,途经盐井地区时,当地厨师以碗面敬奉,八思巴吃后大赞鲜美,盐井加加面便以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
加加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芒康县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也是茶马古道孕育出的饮食文化传奇,是南来北往的旅人途经簇必食之物!”
郑荨,“老祖宗,这个我也知道,本来我是邀请了元朝君臣一同入藏的,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没过来!八思巴正在为藏区争取元朝援助,自然也没有过来”
老朱家父子三人撇嘴,前元暴政,百姓民不聊生,但愿孛儿只斤家族是真心在后世学习的吧!若是还敢闹幺蛾子,就是被这里的道制裁,也非得揍他们一顿狠的!
正在努力学习,力求将大元铁骑踏过的地方都治理好的铁木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