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以工代赈  重生归来,姐妹互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几位年轻人咬紧牙关,继续将剩余的木桩和布料搬到搭建好的居所中,为明日的修补工作做准备。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看着眼前的居所。
    泪眼朦胧地对古锦岩行礼:“大人,多谢您……我们终于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了。”
    古锦岩微笑着点头,坚定地说道:“你们安心住下吧,这只是开始。
    我们会把赫沙城建得比以前更好!”
    当工匠李福感叹材料有限,修建进度缓慢时。
    古锦岩走上前,鼓励道:“李大叔,我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有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百姓们有个容身之所。”
    她的话让百姓们士气高涨,纷纷加快手中的动作。
    一个少年由于劳累瘫坐在地上,古锦岩亲手递给他一杯水。
    并帮他擦去额头的汗水,微笑着说:“辛苦了,喝口水歇一会儿。你们的努力,赫沙城的每个人都会铭记。”
    尽管百姓们在古锦岩的带领下干劲十足,但也有一些人忍不住抱怨:“我们刚从战乱中逃出来,怎么又要这么快开始干活?”
    一名老人感叹:“希望这次是真的能让我们过上平安日子啊……”
    古锦岩心里感到沉重,却依然用坚定的语气回应:“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大家,赫沙城一定会重现往日的辉煌。”
    她的承诺带来了些许希望,百姓们眼里多了一丝信任,继续默默劳作。
    天色刚蒙蒙亮,古锦岩独自一人缓步走在赫沙城的废墟间。
    四周的街巷沉寂无声,偶尔有些烟雾从远处的房屋中升起,飘散在冷清的晨曦中。
    昨日的重建工作虽然紧张,但并未让她彻夜失眠。
    相反,她心中充满了对于这座城池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使命。
    不远处一间简陋的药铺却让她驻足。
    那是一间临时搭建的木屋,外面挂着一块写满药材名字的布帘,随风微微摆动。
    门口还堆着几捆草药,似乎是刚刚采集回来的。
    古锦岩站在门前,不禁感慨,这座破败的城中仍有些许生活的气息。
    这时,门内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女子走了出来。
    她身穿朴素的棉布衣,衣袖和裙摆上沾着草药的痕迹,面容素净,却透出一股坚韧的气质。
    她就是凌夏儿,赫沙城为数不多的医女之一。
    两人目光相接,凌夏儿微微一愣,随即站定在门口。
    眼神中透出几分探寻和不易察觉的警惕。
    古锦岩微微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但还没来得及开口,凌夏儿已经略带生硬地问道:“古大人,今日到此,可是有何事?”
    古锦岩心中微微一沉,注意到她话语中的冷淡和防备,明白她对自己可能并无多少好感。
    她温和地笑了笑,答道:“凌姑娘,我只是路过,想看看城中药材是否足够,若有缺少的物资,我可以尽力提供。”
    凌夏儿闻言,唇边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
    缓缓说道:“古大人果真仁心,百姓刚刚经历战火,粮食缺乏,还需建屋重建,哪里顾得上药材?
    这点小小药铺,又怎敢麻烦您分心。”
    古锦岩被她的态度稍稍刺痛,但她深知凌夏儿的话中并非全无道理。
    她轻轻一叹,尝试解释道:“凌姑娘,百姓的困难我明白,我们也在尽全力帮助大家恢复生活。
    我此次负责重建,就是希望能够带来一些改变,让大家不再受苦。”
    凌夏儿冷冷地注视着她,眼神犀利,言语间毫不留情:“重建是好事,但我却担心这重建的代价,最终还是由百姓来承担。
    征用粮食,征调人力,这些资源从哪里来?
    是不是又要让那些吃不饱的百姓再忍饥挨饿,去支撑这些‘改变’?”
    古锦岩一时间无言以对,凌夏儿的话如利剑般刺中她的内心,她从未想过这些决策在百姓眼中或许是另一种负担。
    她沉默片刻,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困惑与无力,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或许了解得并不透彻。
    见古锦岩不语,凌夏儿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她依然冷静地继续道:“古大人,我知道您有仁爱之心,可我每日看到百姓们为生计发愁。
    为吃食苦苦挣扎,这些并不是一两句豪言壮语能改变的。
    若是真想帮助他们,就先去看看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生活,再来谈什么重建大计。”
    古锦岩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神情中多了几分肃然。
    她平静地说道:“凌姑娘,你的话让我受益良多。
    我确实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百姓的生活,不只是从官府的角度去制定方案,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为他们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夏儿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古锦岩竟会如此坦然地接受她的批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