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100  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赵国舅神色沉怒,双手攥紧:“长胜命都没了,长公主还要如此羞辱他?”

    “这不是羞辱,而是事实。”晏九黎嗓音无情,“如果他不是废物,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杀。”

    说着,不悦地蹙眉:“金吾卫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尽是一些滥竽充数之辈,哪天被人攻进皇宫,杀到皇上面前,这些废物连逃命都要比人慢一步。”

    赵国舅恼羞成怒:“长公主!”

    “父亲。”赵长泽轻轻闭眼,“我们先回去吧。”

    “可是……”赵国舅不甘心。

    从晏九黎嘴里问不出真相,太后和皇上全都闭门不见,他的长子难道就白死了吗?

    他的直觉以及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在告诉他,长胜的死定然跟晏九黎脱不了关系,他只是没有证据。

    长泽昨日才被长公主羞辱,非要让他做男宠,今天宫里就出了事……很难让人不怀疑,这件事太过巧合。

    赵国舅转头看向晏九黎,面容阴沉:“如果这件事跟长公主有关,赵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丢下这句话,他转身拂袖而去。

    长公主府兵力强大,防守森严,他们父子二人就算要问罪,也奈何不了晏九黎。

    晏九黎盯着父子离去的背影,嘴角掠过一抹嘲弄,敛眸喝了口茶,没再说话。

    ……

    翌日早,晏九黎进宫时,满朝文武已聚集在奉天殿。

    晏九黎走到正前方殿阶上,居高临下看着文武百官,声音冷峻:“昨日皇上和太后齐齐受了惊吓,下旨休朝半个月,朝中若有紧急无法处理的大事,可禀报本宫处理。”

    礼部尚书提出质疑:“就算皇上受了惊吓,朝政大权应当由裴丞相携几位尚书大人共同处理,为何竟交由长公主?”

    方怀安抬起头,扬声说道:“因为长公主殿下是皇上的亲妹妹,在刺客尚未查清之前,皇上只信任长公主。”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面面相觑。

    这句话若是由其他人说出来,他们必定半信半疑,不敢轻易相信,可方怀安是皇上用了七年的御前太监,从皇上登基前就在他跟前伺候着。

    这些话从方怀安嘴里说出来,他们连怀疑都没办法。

    总不能说方怀安被长公主收买了吧?

    “敢问长公主殿下。”裴丞相担忧地开口,“皇上龙体到底如何?为何一定要静养半月?皇上是否被刺客所伤?”

    晏九黎淡道:“没有。皇上只是惊吓过度,缓上几日即可。”

    贤王抬头朝他们看去,一双眼在晏九黎和方怀安两人脸上打转,眼底浮现探究的光泽。

    他很想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按照常理推断,仁寿宫里死了那么多人,太后和皇上齐齐受了惊吓,足以证明这场刺杀非常凶险。

    赵长胜和十二名金吾卫的死也证明这场刺杀是真的,那么刺客凶残行刺之下,皇上有没有可能受伤?

    是不是皇上伤到了要害,情况极为凶险,担心引起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所以才把消息全部瞒了下来?

    但这件事透着几分诡异。

    贤王眸心微深,忽然开口问道:“听说长公主昨日一早去了户部,是太后派人把你请去了仁寿宫。”

    晏九黎目光微转,面无表情地跟他对视片刻:“准确来说,本宫是跟皇上一起去的仁寿宫。”

    “对。”方怀安点头,“长公主先去了凤仪宫,是皇上主动去凤仪宫,邀请长公主一起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贤王淡道:“这么说来,刺客是提前埋伏在仁寿宫,等着皇上和长公主?”

    “贤王这话是什么意思?”裴丞相转头看着他,像是不解,“你的意思是,刺客是太后安排的?”

    贤王摇头:“本王的意思是,刺客怎么会料到皇上和长公主会去仁寿宫?”

    “刺客显然没有料到长公主会去。”裴丞相皱眉,“太后娘娘身子不虞,皇上昨日就忧心着太后娘娘,下朝之后去探望太后很正常,反而是长公主……若不是皇上亲自邀请,长公主不一定会选择在什么时辰去探望太后。”

    第85章  精心策划的阴谋

    荣王冷道:“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也不管刺客到底是冲着谁去的,我们至少应该亲眼见看一眼皇上,确保皇上安然无恙,如此大臣们才能心安。”

    此言一出,其他大臣纷纷附和:“荣王说得对。”

    “我们应该见一见皇上!”

    “请长公主殿下让我们去见一见皇上,就算皇上昏迷不醒,臣等亲眼看到皇上安然,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皇上安危关乎江山社稷,请长公主允许我们见一见皇上!”

    晏九黎平静地环顾殿上群臣,眼神里透着慑人光泽,须臾,她缓缓开口:“诸位想见皇上,本宫自然不会阻拦,但皇上惊吓之后,情绪有些不太稳定,稍后本宫会去看看情况。”

    “若皇上情绪稳定下来,明日一早,诸位大人就可以去给皇上请安。”

    文武百官一愣。

    她答应得这么干脆,没有丝毫阻挠的意思,倒是让大臣们都感到意外。

    殿上渐渐安静下来。

    荣王和贤王几人不由对视起来,难道他们猜错了?

    如果晏九黎才是罪魁祸首,或者说她想趁此机会祸乱朝纲,独揽大权,那么她绝不会轻易让他们见到皇上。

    但她答应得这么快,又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另外,方才礼部尚书对本宫摄政一事存有质疑,本宫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史上从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