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220  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话,“齐国自开国以来,或者哪怕追溯到前朝,前前朝,都从未有过女子为帝的先例,还请皇上三思。”

    顿了顿,“皇上虽是齐国天子,但皇位是父皇所传于你,你违背祖制做下如此荒唐的决定,晏氏列祖列宗怕是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之中若有忠臣,怕是也不会答应如此荒唐的事情。”

    说完,他转头看向文武大臣,希望有人能附和他的话。

    然而大臣们低头的低头,转头的转头,一个个有意无意躲开他的视线,竟无一人敢在这里时候提出反对。

    他们敢反对吗?

    晏九黎对皇位志在必得,就算今晚皇上收回旨意,来日这个位子依旧会是她的。到时她若秋后算账,今晚敢出面反对之人,一个都跑不了。

    贤王脸色青了青:“诸位大人都没什么想说的?”

    第210章  已成定局

    晏九黎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环顾殿上大臣,声音疏懒而又充满着玩味:“江山社稷不是儿戏,在场诸位都可以发表意见,有什么说什么,本宫绝不会记仇。”

    大臣们一凛,不由自主地坐直身体。

    她这么一说,他们更不敢有意见了。

    皇上今晚能主动提出禅位,必定是再无翻身余地,不管他有什么把柄落在晏九黎手里,他是皇帝,他的诏书无人能违背。

    一个是主动送出皇位的废帝。

    一个是对皇位势在必得的长公主。

    朝中唯一能跟晏九黎抗衡的凌王带兵去了边关,且晏九黎刚刚杀了西陵静襄公主,打断了西陵晋王的腿。

    而眼下西陵军队正镇守在边关,随时都有可能兴兵征伐齐国,也随时有可能协助晏九黎坐上那个位子。

    总之,不管正着看,反着看,不管从哪方面分析判断,他们都没有反对晏九黎上位的理由。

    何况退一万步说,若晏九黎登上皇位之后,齐国能壮大,那固然是她的功劳,大臣们乐见其成,毕竟谁不喜欢国家强大呢?

    但一旦西陵真的兴兵来战,除非齐国能赢,否则他们随时可以冠一个引狼入室的罪名,让长公主一人全权承担战败的后果。

    到时这个皇位坐不稳,就是她自己无能,怨不得人。

    一个女子不遵循祖制,顶着违背传统惯例的规矩,冒天下之大不韪坐上皇位,她必须做得比男人还好,让齐国稳定强大,为帝期间保证疆土丝毫不减,保证百姓安居乐业,保证兵力强大,有抗衡敌国的能力,保证经济繁荣富庶,保证朝中贪官越来越少,朝堂越来越清明,保证做出非凡的政绩……

    她才能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生涯中,少背负一些骂名,让吹毛求疵的史官们笔下留情。

    朝中大臣们都是老狐狸。

    他们心思重,想得远,虽说男尊女卑的纲常难以打破,但在晏九黎强势无法对抗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尊她上位,因为他们想得深远,考虑得全面。

    他们很想看看,晏九黎上位之后,能不能做得比晏玄景更好。

    一片静默之中,贤王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他没想到禅位来得这么快,也没想到大臣们竟无一人反对。

    他转头看向武王,武王面色平静,看不出对此事的态度。

    他抿了抿春,抬头去看晏九黎,却见她嘴角微扬起一个细不可查的弧度,像是在嘲讽着他的不自量力。

    贤王心里恼怒不甘,此时却清楚形势比人强,他无力反对。

    “本王只是觉得七妹有了身孕,而孩子的父亲身份成谜,让人无法完全放心。”贤王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借口,“如果七妹能明确告知孩子的父亲是谁,或许——”

    “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不重要。”晏九黎打断他的话,“这孩子是本宫一个人的孩子,他的父亲是谁,不会影响他是齐国人,以及他随本宫姓晏,是晏氏皇族血脉。”

    怎么可能不重要?

    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孩子的父亲是那位元国师,也就是西陵摄政王,那么孩子身上流着西陵皇族的血脉,以后到底是帮齐国,还是认祖归宗回西陵,谁敢保证?

    西陵摄政王会允许自己的血脉留在齐国?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不仅是贤王,其他大臣心里也有隐忧,但长公主一心认为孩子是她自己的,而他们又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一定是西陵摄政王。

    就算他们逼着长公主证明孩子的父亲,她也可以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顶替孩子父亲的身份,这种事情完全可以伪造,而且长公主不是注重名节之人,她连明媒正娶的大婚都没有。

    想到这里,大臣们表情忍不住又复杂一些。

    他们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遵循男尊女卑,认为女子不可越过男子,他们知道天地纲常,受命于天,晏九黎继位名不正言不顺,他们知晓名节大于天,可长公主名声尽毁。

    到底是利益还是怕死,才导致他们推翻了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信念和认知?

    “如果没人反对,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晏玄景看见大臣们的反应,彻底死了心,示意方怀安把禅位诏书送给晏九黎,“过完年开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天子,登基大典的日子就由七妹自己决定吧,我这个退位的皇帝就无权干涉了。”

    说完这句话,他笑了笑:“就让朕今晚做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