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太平公主想拉拢崔湜当宰相,还得附带提拔一个不听话的陆象先。
那女人呢?
很难说,现有的一些唐代夫人的墓志铭,表达出了不支持女主的倾向。
比如:神龙政变中,桓彦范的母亲鼓励儿子,放手去做,去推翻武则天。还有一位李氏夫人让几个儿子不要忘了李唐,别去效忠武周。
这里真的很惋惜上官婉儿之死,她的死,是对太平公主的重创,女官还是太少了,有辅佐之能的更少。
更无奈的是,因为太平公主代表了武家势力,导致一些反武势力、和被武三思迫害过的人都坚定支持李隆基。】
武周
武曌动怒了,天幕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针对她的,怎能不让人生气。
改江山易,变人心难。
她可算是懂天幕说外国女皇时,为什么重点强调了思想启蒙和资本主义萌芽。看来,思想的改变要尽快提上日程,必须推进女校在武周各地建设发展。
至于经济,后世的许多先进事物还不能照搬到武周用,但一些农书、技术手册、医书等工具书,可以先张贴告知于民。
西汉
吕雉想起了许负所写的大汉建设章程,有一条是请诸子百家入官学为师。
是的,现在还有诸子百家,虽然没落了,但诸家思想还有后人。
现下看来,改变思想确实很重要,吕雉毫不犹豫批准了这一条章程。
北宋
刘娥不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都是一样的难,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
名份确实是个问题,掌握大权讲究个名正言顺,太平公主的身份缺少一分法理正统性。
她最有可能当皇帝的时机,一定是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以武则天女儿的身份继承皇位,不是李家的女儿,不是武家的媳妇,就只是以武曌的女儿身份继承武则天的皇位。
李显、李旦、李隆基时期,这几个男人都有儿子,怎么也轮不到太平公主这个妹妹/姑姑。
从公主身份上看,太平公主是李唐封的镇国公主。按宗法制,公主天生没有继承权,太平公主想当皇帝,那就真得政变了。
其实,若是这四个人能合作就好了,韦皇后的身份,安乐公主的野心,上官婉儿的政治才能,太平公主的沉稳谨慎。
若是这些条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下一个“武则天”。
唐中宗时,镇国公主府
太平公主审视着天幕,心中一片无奈,千年的思想禁锢和洗脑,真的是太难改变了。
她也大概明白天幕先前提到的那个句话了——她的步步紧逼,确实变相帮李隆基完成了集权。
上官婉儿,“公主无须担心,只要我掌管诏书草拟一天,我们就不会输。”
天幕提到的那些官员的夫人,她并不放在心上,固有的观念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还是新培养一些人才更方便,没有人靠拢,那就培养人。
韦皇后饮下一口茶,深思熟虑后,释放出诚意,“婉儿,我有意办一个女子官学,她们学成后,我想让她们到各个州县去,你可愿帮我。”
直接插手朝堂引起的反抗过大,韦皇后想从小处着手试试。
“皇后想的周到,婉儿定全力协助,”韦皇后的提议,正中上官婉儿心中所想,她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则天陛下留下了许多女官,第一批官员很快就能培养出来。
韦皇后眼里盛满笑意,果然这样的合作状态才对,先前互相为敌的境况太糟糕了。
闻言,太平公主眼里闪出一抹亮光,“朝堂上由我来,不能是他们的一言堂,而且我在前面顶着,你们的计划应该会更好实施。”
第65章 第 65 章
说完这句, 太平公主直视着韦皇后,目光坚定,“我要上朝议政。”
韦皇后是个聪明人, 点头道,“显郎那里,我会说服他, 剩下的要靠公主自己。”
韦皇后现在不怕太平公主势力大, 她本来就想让自己的女儿也能上朝议政, 现在有太平公主打头阵, 那是再好不过了。
“明白,”太平公主心里有七成把握成功,她在朝中有几分势力,李显松口后, 官员的压力她会自己解决。
“另外, 我名下的产业庄园田铺, 从今天开始, 会借鉴一下后世的经营制度, 多招收女工。”
韦皇后顿觉这也很重要,表达了支持, 决定让韦家的产业也效仿。
一眨眼的功夫,安乐公主看着几人都有了努力的方向, 心里生出几分着急。
比心境和阅历,她现在还达不到上官和姑姑的境界,她阿娘也比她稍厉害一点,年龄就这在这里摆着, 她们经的事比自己多。
要不她干脆试试武?
天幕也说了:什么阳谋阴谋,都不如手里有刀好使。
决定了, 她从武!她们李家就有一位平阳昭公主战功卓著,她肯定也能成功!
问就是祖上血脉优秀,武德充沛,大唐公主可不是绣花的。
【更多太平公主为何失败的原因就不讨论了,历史不能重来,而且关于太平公主的史料也不多,上面说的只言片语也是从零碎的史料中拼凑,还有一些是猜测之言。
遗憾的是,太平公主也没有留下名字,她死后,红妆时代也随之结束。
论品行,太平公主有情有义,她对李唐,上官婉儿,薛绍,李旦,都做到了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