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福闻言,缓缓抬起头,与陈兵四目相对。
片刻后,他似乎看到了陈兵眼中那抹真诚与坚定,脸上的神情也柔和了几分。
但依然不动声色地问道“既然你要办妥,那要是材料不够呢?黑了,百姓们能等得了吗?”
陈兵没有回避,坚定地回应“黑了就点灯,材料不够就去树林里砍。
您尽管出主意,带着我们一起干,我们这些士兵会尽全力跟上您的步伐,绝不拖后腿。”
李福沉默了片刻,最后终于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点零头。
重重地拍了拍陈兵的肩膀“行,那我就信你一回。
干就干,咱们必须让第一批人有个落脚的地方!”
陈兵心头一松,感激地朝李福点零头。
清晨,陈兵带领几名力气大的士兵出发去附近的树林。
他们手持斧头和锯子,来到一片废弃的树丛中,树木虽老但结实,正适合用来搭建支架。
陈兵挥起斧头,手起斧落,粗大的树干发出沉闷的声音。
周围的士兵也纷纷加入,力气大的年轻士兵高声喊着号子,挥汗如雨地砍伐着树木。
砍伐下的木材被整齐地摆放在一旁,陈兵检查后点零头,对士兵们“够了!
我们运回去,开始搭建。”
一队人一人扛一根木头,踏着满地的树叶往回走,尽管木材沉重,但他们步伐坚定,毫无怨言。
回到废墟处,陈兵将木材卸下,一旁的工匠李福已经在等待。
他是一位年长的工匠,留着花白的胡须,神情专注地查看每根木头的长度和粗细。
然后开始简单地设计搭建方案。
李福用手中的木棍在地上画出草图,向陈兵解释“这些木桩埋得越深越牢靠,搭起的居所才能经得住风雨。”
陈兵仔细地看着李福的手势,点头领会后立刻召集士兵和百姓,“听好了!
大家分成三队,一队负责挖坑埋木桩,另一队用绳索将木框固定,第三队则把清理好的石头垒成围墙!”
周围的百姓也踊跃加入,其中有几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跟随士兵一起行动。
年长的百姓们则负责在边上协助工匠处理其他细节,如筛选木材、递送工具等。
工匠李福开始指挥人们将木桩竖立起来。
士兵们和年轻人一起,将粗大的木桩立在地上。
陈兵一边检查深度,一边大声喊道“大家用力,把木桩扎实埋入土中!这可是要撑住风雨的支架!”
士兵们一起使劲,将木桩深深嵌入土中,然后用粗绳在四周捆绑加固,确保木桩之间的连接牢固。
一位年轻的士兵看到木桩倾斜,立刻用力扶正,挥汗如雨地将绳索拉紧。
陈兵站在一旁,不时给出指示“这边再加一根支撑!别让木头松动了。”
看着木框渐渐成型,围观的百姓们眼中透出几分欣慰和希望。
几位老人抹去眼角的泪水,连声感谢士兵和工匠们的辛劳。
木框架稳固后,百姓们将从敌军营地缴获的帐篷布心翼翼地铺盖在上面。
李福带着几个士兵将布料逐层盖好,每一块布的四角用石块压实,防止被风吹起。
几位妇女拿着石块在旁协助,用自己的手帕擦去布料上的尘土,确保布料干净整洁。
“这布能挡风,但要心别被撕破!”
李福一边仔细检查一边嘱咐,“这样搭建能撑一段时间,日后等到更好的材料,我们再修补。”
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走近,用手轻抚布料,微微一笑。
孩子对着新搭建的帐篷好奇地伸手触摸,妇人笑着“总算有个挡风的地方了,不用露宿街头了。”
士兵和百姓们齐心协力,开始清理居所周围的废墟,尤其是那些碎砖和断瓦,以免造成障碍。
一些老人和妇女也加入其中,用简单的工具把散落的石块和砖头一一搬到一旁,再堆成简易的防护墙。
一个孩童用手捡起一块石头,笨拙地放在墙角。
李福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笑着夸赞“干得好,伙子,长大了准是个能干的汉子!”
陈兵带领士兵们帮助百姓加固防护墙,边堆砌边嘱咐“墙一定要堆高些,虽然简陋,但能起些保护作用。
等未来有更好的材料,这里会建得更牢固。”
百姓们听后,纷纷加快手上的动作。
随着搭建工作的推进,色渐渐暗了下来,众人已然筋疲力尽。
工匠李福坐在地上喘息,抹去额头的汗水,叹了口气“材料有限,做得还不够好啊……”
古锦岩走上前,拍了拍李福的肩膀,微笑道“李大叔,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大家共同的心血,百姓们能有容身之所,已经足够温暖。”
百姓们听到她的话,纷纷点头,士气再度高涨。
几位年轻人咬紧牙关,继续将剩余的木桩和布料搬到搭建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