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专门灼烧敌方引擎喷口
- 协同机制:舰载机群通过 "朱雀瞳" 量子网络与母舰同步,可在主炮射击后 0.1 秒内扑向敌方残舰,实现 "毁灭 - 清扫" 无缝衔接
(二)防御系统(星区级防护壁垒)
1. 主防御:"涅盘" 循环能量护盾
- 技术架构:由 2000 组太阳帆式能量收集板构建三层防护体系:
- 外层:等离子焚灭层(将 90% 能量攻击转化为等离子体反冲)
- 中层:引力缓冲云(捕获动能弹并导向宇宙空间)
- 内层:量子修复膜(利用真空零点能自动修补护盾裂隙)
- 性能参数:
- 基础防护强度:可承受等效 10^14 吨 TNT 能量持续轰击 1 小时
- 能量再生:通过羽翼板收集恒星辐射,每小时恢复 5% 护盾最大值
- 涅盘特性:当护盾被击破时,残余能量会在舰体表面形成持续 10 分钟的 "凤凰焰",灼烧靠近的敌方战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实体装甲:"赤鳞" 液态金属合金
- 材料构成:核心层为密度 150g/cm3 的反重力液态金属,外层覆盖可自主重组的 "朱雀鳞" 模块(每个鳞片含 1000 个微型能量转换器)
- 物理参数:
- 装甲厚度:动态变化(常规 5 米 / 受击时可膨胀至 10 米)
- 自愈能力:轻度损伤由纳米机器人 3 分钟内修复;重度损伤启动 "鳞甲剥离" 机制,牺牲外层装甲并释放高温等离子体干扰敌方
- 附加功能:装甲表面的赤红色纹路可吸收 95% 的雷达波,配合引力波迷彩,使雷达反射截面积仅相当于小型护卫舰
3. 主动防御:"凤舞" 空间扰动系统
- 工作原理:在舰体周围 10 公里内生成高频引力子震荡波,将来袭导弹的运动轨迹扭曲成螺旋线(对 0.95c 以下目标有效)
- 能耗代价:持续运行消耗 8% 反应堆功率,可与护盾系统叠加形成 "绝对防御区"
(三)动力与能源系统(恒星级能量核心)
1. 动力核心:"扶摇" 曲率引擎组
- 技术突破:12 组引擎沿舰体中轴线对称分布,每个引擎包含 3 层反物质湮灭环,可生成独立曲率泡并同步共振,实现无惯性超光速巡航
- 推进参数:
- 常规推力:5×10^8kN(可持续提供 20G 加速度,crew 需进入液态呼吸舱)
- 曲率巡航模式:展开羽翼状能量板,在亚空间曲率泡中以 0.6c 速度持续航行(能耗降低 70%)
- 紧急制动:启动舰尾 "凤羽" 引力锚,可在 1 分钟内将 0.4c 速度的战舰刹停(需消耗 0.5 克反物质)
2. 能源中枢:"南明" 正反物质湮灭矩阵
- 技术规格:主反应堆储存 100 克反物质(与等量物质湮灭),配备 10 组冗余磁约束瓶(单瓶失效概率 10^-12),能量转化率达 100%
- 输出参数:
- 额定功率:2000GW(正常巡航状态)
- 峰值功率:5000GW(主炮充能时,可持续 3 小时)
- 能量分配:采用量子引力导管技术,能量传输速度达 0.8c,可在 0.001 秒内完成全舰功率再平衡,优先保障主炮和引擎系统
(四)通讯与侦查系统(跨星系信息主宰)
1. 主通讯:"凤鸣" 量子共振网络
- 技术优势:搭载 8192 组量子纠缠发生器,实现全银河系范围内无延迟通讯(需母星 "紫微垣" 主基站协同),可同时指挥 1000 艘战舰的战术协同
- 特殊功能:具备 "星鸣" 威慑模式,通过引力波震荡向全星系广播警告信号,等效于释放 100 万吨 TNT 能量的声波(对碳基生命产生神经震慑)
2. 侦查设备:"朱雀瞳" 多维扫描阵列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